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李大钊的伦理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19-11-02 04:02
【摘要】:李大钊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也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他的思想涉及到政治、法律、社会、革命、伦理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影响也十分深远,本文着重对李大钊的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 在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沦为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的内忧和外患成为了李大钊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在那个时代里,有识之士都在思考如何解救危难中的中国,李大钊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先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学习,后东渡日本学习,以寻求救国真理。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用笔杆子影响了一代青年人。他以《进化论》为武器,批判了孔门旧伦理。它吸收和借鉴了西方个人主义的伦理思想,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提出了自由人权和男女平等的伦理思想,并号召广大青年人奋发图强,创建青春的中华。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进行了吸收和发展,提出了“物心两面,灵肉一致”的改造论思想和“劳工神圣”的尊劳主义伦理观。 李大钊的伦理思想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更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他的伦理思想是伴随着近代中国的社会剧变,在中国人民自我救赎的革命进程中发展而来,因此具有坚定的革命性;他的伦理思想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就是一个批判和吸收的过程,具有极强的批判性。 李大钊的伦理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其思想的光辉如同黎明前那灼灼闪耀的启明星,指引着无产阶级革命前进的方向;其伦理思想,在近代史上的具有显著的历史地位,乃至于对今天依旧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今天的中国,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改善,但是社会道德却在不断滑坡。本文希望通过对李大钊伦理思想的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有所启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小勇,闻立树,石颖;试论毛泽东的社会公正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方守金,李扬;“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新时期文学探索的终结——对20世纪90年代一种小说潮流的审视与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谭宝刚;;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托其名”思想探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张允熠,郝良华;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心路历程[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9 赵炎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基本特征刍议[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10 尤小立;“读经”讨论的思想史研究——以1935年《教育杂志》关于“读经”问题的讨论为例[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滨;;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郑奕;;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方松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4 郑雪滢;;试论法治文化的社会意义[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梁英平;;对新时期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教育的理性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8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9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佚名;;水利工程的生态伦理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晓飞;自由软件运动背景下的自由软件伦理精神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齐娜;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多旺;法家的功利价值取向与泰国的兴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岳楠;儒家仁爱观与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养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倩;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4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54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3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