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伦理人类学视域下的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合理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立群;;儒家伦理研究方法之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2 蔡德贵;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J];现代哲学;2001年01期
3 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4 孙春晨;;面向生活世界的伦理人类学[J];哲学研究;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费菲;;法律传统论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吴先伍;;陈独秀伦理革命的传统内涵——兼论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李夏灵;;传统在法治社会中的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5 杨柏岭;;古代文论在电子传媒时代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聂姗;;冲不破传统的反传统——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主义的再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孙显元;;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延与变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张久瑛;;强力介入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基于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人类学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刘影;;城市文学的“上海怀旧”之旅[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10 熊进;;马克思时间概念的三维特质[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8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敦华;关于普遍伦理的可能性条件的元伦理学考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万俊人;道德谱系与知识镜像[J];读书;2004年04期
3 柴文华;论儒家的道德人类学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龚长宇;胡书芝;罗忠勇;;道德行为事实: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对象[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5 彭国翔;从西方儒学研究的新趋向前瞻二十一世纪的儒学[J];孔子研究;2000年03期
6 郭齐勇;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0年04期
7 蔡德贵;宋元明清儒家学派的类型[J];孔子研究;2000年04期
8 季羡林;儒学?儒教?[J];文史哲;1998年03期
9 赵敦华;;谈谈道德起源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孙慕义;伦理人类学对当代中国卫生政策的指导价值[J];医学与哲学;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明;普遍伦理与儒家伦理的对话和冲突[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白明东;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刘正峰,许翔;儒家伦理文化的结构分析与其调整机制研究[J];理论界;2005年07期
4 朱歌幸;儒家伦理特性的分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刘清平;应当如何对待儒家伦理 《儒家伦理争鸣集》读后感[J];博览群书;2005年04期
6 刘庆东;贺继红;;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朱雪芳;;儒家伦理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8 张舜清;;从“公共精神”看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阮航;;略论儒家伦理话语在当代中国的重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张立文;;和合经济与儒家伦理[J];哲学动态;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继承和发展儒家伦理精神[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万俊人;;回应韦伯:关于儒家伦理的方法论解释[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章海山;;中国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化[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东方朔;;非现代性的儒家伦理:一种意义的重新审查[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吾敬东;;古代中国人关于多样或差异性问题的认识[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吾淳;;宋代:儒家伦理的普遍化何以可能[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梁荻;;现代化的儒家伦理和儒家伦理的现代化[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刘西芳;;取儒家伦理精华,,浇社会主义道德之花[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章益国;;比附与迷思:韦伯命题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对“儒家伦理促进现代化”论断的一个反思[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10 崔梅;;言语道德与儒家伦理观[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平;儒家伦理与商业文化[N];经济日报;2002年
2 李波;儒家伦理与商业文化[N];经理日报;2005年
3 孙国东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也谈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N];东方早报;2014年
4 吕文江(博士);正面遭遇儒家伦理与中国法律文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5 曹英;理论界研讨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N];光明日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教授 哲学家 “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成员 汤一介;儒家伦理:赚钱是为社会福祉和自我精神境界的提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7 山东省曲阜中医药学校 孔令俭 毕允利 王安莉;儒家伦理对中医医德的影响[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8 北京师范大学 廖申白;儒家传统与公共交往伦理的培育[N];光明日报;2011年
9 郭齐勇 丁为祥 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N];长江日报;2005年
10 王钧林;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震;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逻辑[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义清;儒家伦理文化现代化发展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陈洪连;东方儒家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比较与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广鹏;儒家伦理的现代困境及突破[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天杰;网络时代儒家伦理对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闫建华;儒家伦理范畴“直”刍议[D];山西大学;2007年
6 翟R
本文编号:2562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6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