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尔巴伦理思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汉魂;;佛教伦理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J];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02期
2 叶莲;中国佛教伦理与21世纪[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汪标;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可为世界“金规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吕鸿儒;佛教伦理思想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方立天;论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J];伦理学研究;2003年04期
6 黄夏年;佛教伦理的现代意义——全球伦理视域下的考察[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宋玉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儒道自然观念的批判[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概述[J];佛学研究;2000年00期
9 李元光;浅析佛教伦理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1期
10 桑杰端智;藏传佛教伦理的局限与文化更新[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承贵;赖虹;;朱熹视域中的佛教伦理论——朱熹对佛教伦理的认知及其检讨[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进宝;;佛教初传时期的北方社会——读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彭华;佛教伦理的“儒学化”[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李舒瑜 通讯员 刘霏;本焕长老104岁了![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南加才让;玛尔巴译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贲利;现代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高虹;佛教信仰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方式[D];上海大学;2010年
4 孙娟;从世俗到神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贤明;玛尔巴伦理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2 张爱萍;佛教伦理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思想价值[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学建;中国佛教伦理与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袁升祺;宗喀巴三士道之宗教伦理思想解读[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5 倪秀兰;佛教的慈悲观[D];四川大学;2005年
6 张景;佛教生命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7 白鸽;佛教诚信思想初探[D];山西大学;2010年
8 崔丽霞;社会转型期农村社区佛教复兴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颜福;藏传佛教“十善”中的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1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0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