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文以载道”观的伦理向度

发布时间:2020-04-05 18:41
【摘要】:“文以载道”是古代文论的核心观点,其内涵是以文艺作为政治教化的工具,凭借文艺的泄导人情使之符合道德的作用,给道德赋予政治功用,在文艺作品中反映儒家以“德治”、“民本”为重心的政治伦理之道,通过学习思考、积善成德、省察克治、慎独等方法提高道德境界的修养之道,以及体现事物内在特点与规律的自然之道。文艺求美,伦理向善,“文以载道”观体现了古人美善统一的哲学理念。“文以载道”是儒家正统的文艺观,反映了“士”建树社会功业的生命价值观,他们积极的入世情怀与建功立业的抱负促成了它的形成。此外,中国传统哲学的经世致用的价值理念让儒者给文艺赋予了更丰富的政治教化功用,如美刺作用、传承古哲圣贤之道的作用等。因此,美善统一理念、“士”的建功立业的价值理念和经世致用理念促成了它的形成。并且,“文以载道”观体现了我国传统社会“忠君爱国”与“孝”两种主要的伦理诉求,这是文艺对道德(适应传统社会宗法制度的需要的道德纲常)的反映。 最后,“文以载道”观体现古代士人以德为先的修养观,反映他们看重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并且关注文风与社会风气的相互关系,这些合理内容对于应对当前文学领域出现的“文不载道”及“文载邪道”的商业化、时尚化与庸俗化的危机有着积极的导向意义。现代文学应传递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念,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抵制低俗,,无论是创作者、批评家、大众媒体还是公众舆论都应当履行纯正文风的职责,社会各方面也应努力实践党中央倡导的培育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举措,使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促进。这就是“文以载道”观的现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成海鹰;文学欣赏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5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15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