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共产主义道德境界重构

发布时间:2020-04-11 13:01
【摘要】:共产主义道德境界一直以来被人们表述为大公无私的境界,但传统的表述只适用于当公共利益重大而又无法兼顾个人利益的这一种特殊情况,而在诸如公共利益微小而个人利益重大的场合就不适用了。本文将共产主义道德境界重新进行了表述,即集体利益最大化,不仅完善了共产主义道德境界的表述,而且成为人们更值得向往的道德境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系列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后所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一些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这场改革,可以归结为我们党对之前工作失误的纠正和指导思想的改变,是把当前的经济结构建立在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之上。这场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更高效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且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没有改变。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多种所有制的并存,利益主体的多样化,都不应该也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我们每个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应对自身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努力达到共产主义道德境界,而不应该错误的认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新时期,就可以不遵守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了。自觉践行共产主义道德,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容不得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本文第一章主要对本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做简单的陈述。首先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根据搜集的资料提炼出国内外的学者对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课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最后从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主要观点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几个争论两个方面开始阐述。第二章研究和讨论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必须有一个参照物,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特别是要以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为参照。为此本章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首先来研究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两种关于共产主义原则的质疑,其中包括“大公无私”、“集体利益绝对优先”。分别阐述了各种提法的不全面性、和含义以及这种提法不全面的原因等。第四章首先描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其次写了我国社会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最后阐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研究。 本文的创新之处:(1)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有过一些构想,但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共产主义理想社会道德境界究竟为何。本文试图论证“大公无私”绝非共产主义理想社会道德境界,共产主义理想社会道德境界是一种消除了集体与个人对立的道德境界。(2)新时期共产主义道德境界与传统共产主义道德境界不同,文章指出了传统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些不全面的观点,如“大公无私”的提法。(3)文章对共产主义道德境界重新进行了表述,使其表达更为科学和更有实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向祚群;王飞霞;;论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中人类道德的生成样态[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宋希仁;;怎样理解“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1期

4 姚新中 ,罗毅;全国伦理学会理事扩大会讨论概述[J];道德与文明;1987年01期

5 臧乐源;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J];东岳论丛;1981年05期

6 胡为雄;全球化时代上层建筑的新特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宋惠昌;;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J];理论月刊;1986年10期

8 许启贤;;怎样看待共产主义道德[J];教学与研究;1981年02期

9 郭廷君 ,刘运和;试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J];齐鲁学刊;1984年06期

10 李连科;;论共产主义道德中集体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2期



本文编号:2623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23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0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