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古代隐士仕进之路的伦理审视

发布时间:2017-03-25 15:09

  本文关键词:古代隐士仕进之路的伦理审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隐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且悠久的文化现象。作为隐逸主体的隐士,以独特的生活方式即归隐来作为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消极反抗,作为自身对社会政治秩序不同意见的柔性表达。隐士在出仕和隐逸之间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展现自己的人格精神。导论部分,对隐士的概念做出界定,对隐士的类型进行分梳,进而对隐士在出仕参政问题上的几种选择予以阐述。“只隐不仕”是隐士中最单纯的一类。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站在与当时的统治者相对立的立场,至少对官府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他们以抗议或者不合作的激烈形式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第一章论述隐士的卫道情结。对于一个真正的士人,是否从政、何时从政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合乎道义的信念,不为经常变化的世俗偏见所左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坚持“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立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则持守“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的原则,致力于达到心隐的境界。老子提出:“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庄子指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第二章论述隐士的仕进之路。对于历代文人士子来说,要走上遁世归隐的道路,功名利禄是必须参透的一关,否则就不可能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把归隐山林变成新的人生追求。在出处进退上,隐士们大致有三种思路和做法,第一种是功成身退,比如范蠡;第二种是越名任心,比如嵇康;第三种是安贫乐道,比如陶渊明。在历史长河中,隐士身份发生变异的情况所在多有,有些人选择了以隐求仕的终南捷径,例如卢藏用,有些人则成为以隐为仕的“山中宰相”,例如陶弘景。统治者对待隐逸的态度,不外乎反隐和尊隐两种。隐士的仕进之路,面临着诸多困惑,充满了各种艰险。第三章论述仕隐之间的道德效应。隐士在仕进与归隐之间的犹疑和抉择,给古代中国的士人提供了许多道德资源,给今天的人们也提供了诸多道德启示。首先,隐士倾力传承着文化。他们坚持明道救世的信念,致力于高雅情趣的追求,显露出一种闲适心态。其次,隐士有力地维护了学统。隐士多少都有着某种文化自觉,在为己为人之辨上信守“学之为己”。再此,隐士充分地张扬了人格精神,主要体现为独立人格的彰显、自由个性的发挥。
【关键词】:隐士 隐逸 归隐 出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1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9
  • 导论9-12
  • 一、研究意义9-10
  • 二、文献综述10-12
  • 第一章 隐士的仕进之维12-17
  • 一、隐士的界定12-13
  • 二、隐士的分类13-14
  • 三、隐士与仕进14-17
  • 第二章 隐士的卫道情结17-24
  • 一、儒家: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7-20
  • 二、道家: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20-24
  • 第三章 隐士的仕进之路24-37
  • 一、隐士的出处进退24-29
  • 二、隐士身份的变异29-32
  • 三、统治者对待隐逸的态度32-37
  • 第四章 隐士的道德效应37-46
  • 一、隐士对文化的传承37-40
  • 二、隐士对学统的维护40-43
  • 三、隐士对人格精神的张扬43-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凯麟;陈世民;;经济和人文脱节的不良后果——全球金融危机的伦理审视[J];哲学研究;2009年05期

2 蒋琴;;食品安全的伦理审视——兼谈“人是目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3 于江霞;;对生命资本的伦理审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吕耀怀,周德民;全球信息化中的两个矛盾及其伦理审视[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5期

5 宋海龙;;网络经济的伦理审视[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6 盛光明;周会;;公共财政的伦理审视[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7 王玉生;;“网络追杀”的伦理审视[J];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06期

8 姚蓓;但加成;;当代中国丁克家庭的伦理审视[J];唯实;2008年07期

9 江海燕;;以伦理审视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唐凯麟;廖朝晖;;企业并购的伦理审视[J];道德与文明;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永和;;发展生产力的多维路径及其生态伦理审视[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肖群忠;;现代邻里关系的伦理审视[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我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邱仁宗;“从板凳到床边” 少不了伦理审视[N];健康报;2014年

2 ;财产权利的伦理审视[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建国;经济行为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雍;当代文艺发展中“逐利”倾向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万军;古代隐士仕进之路的伦理审视[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飞;互联网“人肉搜索”伦理审视[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谦谦;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审视[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庆利;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伦理审视[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曾德伟;检举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皓;当代科技发展负效应的伦理审视[D];西北大学;2012年

8 陈文珍;现代技术的伦理审视及调控[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韩丹;发展的伦理审视[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10 朱寿初;消费主义的伦理审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古代隐士仕进之路的伦理审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7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