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及其现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0-05-22 07:55
【摘要】:道德修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殷周之际出现关于道德修养的萌芽到宋明理学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以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最为重要和最有特色。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的程度。注重个体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其具体内容还是理论思维水平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系统挖掘和阐述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的内容、特点、局限性及现代意义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从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的人性论基础出发,阐述了道德修养目标、方法途径以及道德修养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利义关系等层面上的具体体现。第二部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分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的特点和局限性,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位,以达到去粗取精,为我所用的目的。第三部分则重点论述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的现代价值,指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对完善个体自身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普世伦理提供精神资源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8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亮;;先秦儒家德治教育思想论略[J];科技资讯;2008年29期

2 陈春莲;;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及其时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9年02期

3 路强;;浅论“天地道德”——以孔孟为依据看先秦儒家道德本体论中的和谐意蕴[J];文化学刊;2007年04期

4 王艳秋;;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J];南都学坛;2007年05期

5 孙实明;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论[J];理论探讨;1992年01期

6 匡小军;杨海平;;浅析先秦儒家人性思想矛盾发展[J];社科纵横;2006年08期

7 姚云云;刘金良;;先秦儒家理想人格之现代启迪[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8 范中峰;;先秦儒家人格修养观的当代价值[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方兴;;先秦儒家义利之辨的现代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王彩蓉;;先秦儒墨义利之辩考析[J];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德安;;荀子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符开春;;浅谈文化教育、道德修养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3 马玲;;注册规划师的素质与职业道德[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张风云;王美丽;孙玉芹;;浅谈护士慎独修养[A];河南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王杰;;《大学》之道:建构道德修养体系[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谢开祥;;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官德刍议[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7 李锐;;论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与21世纪新人[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龚友德;;儒家“三纲八目”与当代道德建设[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9 毛平先;;健康长寿与道德修养[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10 周晓菲;;中医医德伦理思想根源极其内涵研究[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瑛 李莉;记者道德修养二题[N];中华新闻报;2001年

2 州物价局局长 昂老;重在学习实践 贵在道德修养[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3 罗开端;党员干部应加强道德修养[N];西藏日报;2006年

4 邹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企业职工道德修养[N];中煤地质报;2006年

5 中共嘉峪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光明;加强道德修养 践行廉政准则[N];甘肃日报;2010年

6 刘英杰;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构建高校和谐校园[N];黑龙江日报;2006年

7 大同红十字中心血站 王毓如;加强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N];大同日报;2007年

8 贾凤山;党员干部要在道德修养上作表率[N];解放军报;2001年

9 陈磊(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政法学院);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思想和道德修养[N];团结报;2004年

10 钱建强;文明指数下的道德修养[N];鞍山日报 ;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张春香;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陈继红;“分”与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华茹;先秦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理想设计及其理论困境[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晓飞;先秦儒家“仁爱”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楠;论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观及其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袁尚伟;先秦儒家“比德”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王彬;先秦儒家师道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6 汪三汝;先秦儒家德育智慧及其现代启示[D];暨南大学;2011年

7 文之峰;巴别塔的建造[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姚云云;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成相如;先秦儒家的命运观[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贾爽爽;试析先秦儒家荣辱观及其现代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5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75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