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微博的伦理解析

发布时间:2020-05-22 11:42
【摘要】: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的新兴媒介,微博一经推出就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拥有了很广泛的影响力。微博的出现,使人们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在网上共享信息资源和信息交流。由于微博准入门槛较低,操作简易,信息广泛等特点,倍受人们青睐,在中国的短短几年里,用户成倍增长,在用户成倍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的微博失范现象,且愈演俞烈。如果不能规范微博伦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微博监控技术力量的投入,将会严重影响微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因此,构建与微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微博伦理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了。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述评,并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在分析微博的兴起及特点的基础上,诠释了微博传播中的便捷性、简易性、原创性、交互性等四个特征,指出微博的伦理内涵,,并从民主政治、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微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道德进步。 第三章首先从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三方面阐述了微博时代的伦理失范形式,指出道德相对主义盛行、道德运行机制受阻、微博不道德行为蔓延是微博伦理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最后将造成微博伦理问题的原因归纳为环境—组织—技术—微博用户的伦理环形。 第四章提出了微博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路径。主要从无害、自主、公平等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微博伦理的基本原则,在建立原则的同时,也要有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文章主要从加强技术监督、完善法律法规、用户道德自律三个方面阐述。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遵循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直面微博所存在的社会问题,并为如何面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目的就是为我国的微博伦理制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微博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微博环境的明显改善,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G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羽;侯逸君;;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微博假新闻现象探析——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J];今传媒;2011年02期

2 陈建;;社会化媒体舆论表达的民粹主义隐忧——以微博客的舆论表达为例[J];东南传播;2010年11期

3 王彦红;;关于微博的批判性思考[J];东南传播;2010年12期

4 王斌;;政府传播2.0:微博的应用历程与发展理念[J];对外传播;2011年04期

5 成海鹰;;网络伦理与独处道德[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林坚逢;;微博时代言论自由权利的冲突与协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9期

7 杨静;;从Twitter看微博客的尴尬处境[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8 齐紫剑;;微博真假难辨,监管有难题[J];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07期

9 石晶;王艳辉;;微博的学习价值及其存在问题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01期

10 宋延涛;李大旭;;浅析当前微博传播的特征、弊端及治理[J];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于燕云;网络媒体微博客与公民社会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娟;职业记者在微博使用中的自我呈现[D];西北大学;2012年

3 申玲;浅析微博对公民新闻发展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2年

4 叶盛世;突发危机事件中加强微博话语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亮;微博领域的公德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5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75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b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