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他者视域下孟荀人性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01:07
【摘要】:通过对孟荀人性论从他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之后,一方面体现出了二者不同的他者理念;另一方面,凸显了孟荀理论上体现为人性论,但深层次上动机于人道主义的情感关怀与和谐安定的政治宏愿。引言部分主要梳理了孟荀人性论理论越来越复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以他者视角进行分析的选题意义在于提供一种看待孟荀人性论的新思路。第一章在介绍他者概念的基础之上梳理了笔者认为特征性明显和意义重大的他者理论。选择了海德格尔、舍勒、梅洛—庞蒂、莱维纳斯,这四者代表了四种不同的他者理论。可以看到在他者概念在“他者性”、“他异性”上逐渐递增的过程。第二章对孟子性善论的分析中,通过对不忍人之心的分析看到了与舍勒情感他者的相似性,在进一步对恻隐之心的分析中看到这种情感他者是一种“共同情感”。通过对孟子仁政理论的分析则进一步明示了自我与他者的平等关系;对天人合一的分析则显示对他者的消解。第三章阐述了荀子“群”的思想中的他者。荀子的性伪之分体现了一种他异性的倾向,“圣人”就是荀子“他异性”的象征。天人相分则是对他者的肯定。第四章,以善的角度出发,孟子的善在主体之中,荀子的善则是带有“他异性”的他者之善;如果追问恶,孟子的恶是隐形的,当他走向天人合一时,恶就无处安放;而荀子的天人相分是“他者性”、“他异性”的存在土壤,也为“恶”的来源留下了理论空间。在二人不同的他者或他异性之中,在孟子平等的人我关系中,他对人性论“善”性的强调是一种伦理第一性的态度,更注重将人作为目的;而荀子对“恶”的正视与对“群”重视在天人相分与”圣人不求知天”而应知人的态度下体现出”人是目的”。二人的政治意图对人性论影响很深,虽然在逻辑理论上人性论是基底,但是从理论最初诞生的动机上来说,二人都是看到了复数性人群的生存状态,通过对生活经验和自身的学识才达成的人性理论,并反过来再为政治理念服务。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亮;;孔老人性论思想探赜[J];东岳论丛;2016年12期

2 王奇玉;;王夫之人性论思想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年05期

3 易婷婷;;人性论视域下荀子的理想人格理论探析[J];青春岁月;2017年11期

4 向天渊;;中国现代“人性论”文学观的形成与发展——域外文论本土化的案例之一[J];厦大中文学报;2017年00期

5 王美玲;;告子人性论思想新思考——以卢梭人性论思想为参照[J];管子学刊;2012年01期

6 吴庆松,陈娉美;老子道家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1期

7 王冰杰;;董仲舒与柏拉图人性论思想的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8 姜赛飞;;李翱人性论思想的理论特质(上)——儒学人性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9 杨经伟;;孟子人性论思想及当代价值[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10 陈鸿;;浅议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J];传承;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金发;;论《左传》中的人性论思想[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沈阳;汉代人性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雨晴;孟荀人性论的方法论意义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2 何川;他者视域下孟荀人性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3 高信奎;荀子人性论思想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

4 付琪;孟子人性论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郑建钟;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D];西南大学;2007年

6 木桦;胡宏人性论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姜赛飞;李翱人性论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兰岚;韩愈与李翱人性论思想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许士中;荀子人性论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郝亚飞;张载人性论思想诠释[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76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76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