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社会诚信的价值反思及其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正冬;论社会诚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中国人心中的诚信形象[J];理论与当代;2010年10期
3 陈若莉;;我国社会诚信建设路径浅探[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6期
4 陆锃;诚信建设:构筑政治文明的道德基石[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许锋;;诚信指数为零[J];晚报文萃;2006年09期
6 ;值得警惕的信号:“诚实守信会吃亏”[J];理论与当代;2010年09期
7 颜晓峰;论诚信主体[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8 ;书讯[J];书摘;2004年02期
9 张震;“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与社会诚信机制研究”理论研讨会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3年06期
10 俞萍;;构建社会诚信大厦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苗荣;刘桂云;;诚信机制:和谐社会的基本伦理内核[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冉光芬;;重建社会诚信的价值和意义[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兆宇;;2010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社会诚信指数调查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李景鹏;;关于如何构筑和谐社会的探讨[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5 王克义;;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社会公正秩序[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6 王传发;;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钱卫清;;让律师成为诚信的代名词[A];第2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李彩霞;;诚信与现代社会[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朱文;;树立和谐社会理想 构筑诚信教育体系[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陈琦萍;;社会诚信风气良窳决定国家兴衰[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张烨;国土系统推进“两大体系”建设[N];南通日报;2010年
2 邓伟;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N];江西日报;2004年
3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黄松有;共筑社会诚信的基石[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吴明;考试,考验社会诚信[N];中国信息报;2005年
5 林金芳;比规范讨债更重要的是重塑社会诚信[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堂吉伟德;“被救免责声明”是对社会互信的呼唤[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贾跃进;诚信呼唤多方打造[N];中国信息报;2003年
8 方烨 万栋 黄庭满;“黑中介”影响社会诚信[N];中国工商报;2006年
9 吴 明;发展经济离不开社会诚信[N];中国信息报;2003年
10 记者 王燕 通讯员 飞扬;上海市政协锁定社会诚信[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秋菊;诚信建设中的政府[D];苏州大学;2006年
2 唐雪漫;政府信用理论与我国信用政府的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D];吉林大学;2004年
4 何立华;中国的信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苏士梅;唐代诚信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龙海波;信用政府的建构:社会资本与政府信用的关系视角[D];浙江大学;2012年
8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妍;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性寻租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戴艳军;科学技术管理伦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玉明;转型期社会诚信的价值反思及其建构[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万玉;关于社会诚信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杰雄;市场经济中行为主体的伦理限度[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峻岭;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诚信道德建设[D];河北大学;2004年
5 柏伟;新时期社会诚信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启营;现代社会诚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申森;西方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2年
8 谢萌;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媒体诚信建设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9 吴观雄;刑事立案程序理性反思与改革探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张玉玲;关于社会诚信教育建设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6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67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