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邹守益道德修养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00:30
【摘要】: 邹守益道德修养论是在明代中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极度不稳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理论来源在于对传统儒学道德修养理论、包括程朱理学,更主要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继承。先是学宗程朱、后师事王阳明的为学道路,使邹守益准确把握了道德修养的关键所在,他继承王阳明注重心上工夫的特点,提出以“主敬”、“戒慎恐惧”为主要内容的修养方法。邹守益认为,作为道德修养之本体的良知,本然地存在于人的心中,并先天具有知善知恶的能力,只是由于私欲对良知的障蔽,主体行为才时而表现为善,时而表现为恶。良知的这些特性构成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必要和前提。邹守益继而指出,要恢复良知“精明灵觉”的本然属性,首先要做到“寡欲”。与程朱学者不同的是,邹守益不强调外在天理的强制性,而是主张保持道德主体心灵上的庄敬态度,试图通过“主敬克己”的工夫,达到良知本体的主宰作用。为了让人把握主敬工夫的具体特征,邹守益又提出“戒慎恐惧”作为“主敬”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且赋予它以“自强不息”的新义。在明代中期程朱理学居统治地位的学术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遭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诋毁。邹守益在讲学中注重援引心学阐释传统儒学,实有调和朱子学与阳明学之功,从而卫护了王学的“正学”地位;另一方面,心学内在的理论缺陷使其后学思想逐渐分化,面对同门学者对阳明学说的任意发挥,邹守益持守师说,在与他们的论辩中竭力维护阳明学说的原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善兵;;浅谈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及当代意义[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吉萍;;早期儒家道德修养的途径及特点[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2 谢兰荣;;张载与《西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施克灿;;试论金履祥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顾春;;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于作敏;;略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6 刘勇;;明儒李遂的讲学活动及其与阳明学之关系[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7 陈时龙;;明代的书院藏书楼[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朱婷;一座城市的底蕴和气度[N];衡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仁群;两宋理学与道家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2 陈明;全真道的道德修养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青岚;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樊鹤平;邹守益道德修养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艳婉;李二曲道德修养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静;陈亮道德修养论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吉坤;魏晋玄学道德修养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方芳;邹守益与江右王学的传播[D];湖南大学;2008年

7 王菁菁;颜元功利主义伦理思想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钱晓静;《盘山语录》的道德修养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彭振泉;孟子道德修养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原瑞娟;荀子修身观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5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05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