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道德敏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03:10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Rest道德四成分模型中的第一种成分一道德敏感性,结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新时期我国公务员道德敏感性的现实特点,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道德敏感性问卷》。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测量中国公务员道德敏感性水平,把握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道德敏感性的影响,比较公务员与企业员工之间的道德敏感性差异,为日后公务员的选拔、培训、考核、晋升提供量化依据。 问卷以芬兰学者Kirsi Tirri和Petri Nokelainen在2007年编制的《道德敏感性量表》(ESSQ)为基础,以公务员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3个情境为内容,围绕7个维度15个子维度编制而成。经过对试调查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以及题目筛选形成最终问卷,在沈阳、鞍山、阜新共154名公务员中展开正式调查,与此同时,选取42名企业员工作为对照样本。 研究结果表明,《公务员道德敏感性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女性公务员道德敏感性水平高于男性公务员道德敏感性水平,而且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学历公务员道德敏感性水平高于低学历公务员道德敏感性水平,而且学历与道德敏感性之间具有较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年龄对于公务员道德敏感性水平虽然无显著影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敏感性水平也会有所提升;党员的道德敏感性水平低于群众的道德敏感性水平,而且向党组织靠得越近道德敏感性水平越低;公务员道德判断力水平与道德敏感性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显著。 鉴于我国公务员选拔过程中忽视对道德的考察,而且缺乏科学有效的道德测量工具,而《公务员道德敏感性问卷》可以较为准确的测量公务员的道德敏感性水平,笔者建议将其应用到公务员选拔过程中。从而完善公务员准入机制,科学、高效的完成选拔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2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孝文;;人类93%的行为可以预测[J];发现;2010年04期
2 Katrina Trinko;海威;;上大学何时变成只为好工作?[J];大学英语;2011年09期
3 王春林;;1931年辽宁国民会议代表选举风潮——以东北大学为中心[J];民国档案;2011年03期
4 ;谷会敏作品选[J];艺术教育;2011年07期
5 ;谷会敏作品选[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6 ;每周焦点人物[J];w,
本文编号:2707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07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