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发布时间:2020-06-12 10:00
【摘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为了实现这种美好的社会理想,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水平。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无法实现全社会的和谐。而这些在很大程度都要依赖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本质要求,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 本文从和谐理念的溯源、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入手,论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进而分析了当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观教育的新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落实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领域中,就要加强和改进“三观”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积极发挥“三观”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三观”教育能够统一人们对和谐社会内涵的认识,将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信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价值导向,从而使和谐社会成为全社会的价值理想;“三观”教育能够保证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协调社会利益分配,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三观”教育还能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自身的和谐。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加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也应遵循新的原则。新时期“三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导入生活世界、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构建“三观”教育的载体性体系等原则。通过这些原则的实施,达到“三观”教育的理想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21
本文编号:2709370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2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东岩;;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共产党员人生观价值观教育[J];华章;2011年2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琼;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文艺生态中的作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郭小英;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3 康雁冰;大学生传销现象与“四观”教育[D];南华大学;2010年
4 李蔓莉;存在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9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0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