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0-06-13 16:27
【摘要】:我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了以宗法血缘秩序为基础、以礼为基本内容的基本道德观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思想家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其中,又以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尤为突出,它们构成了我国道德文化的精华。 自孔子以来的儒家先贤们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问题,从人性和政治两个方面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过大量的论述。先秦时期是儒家传统教育的奠基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人物,他们确立了儒家以仁为中心、以促进个体德性人格的养成和现实伦理秩序的完善为旨归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两汉隋唐时期,董仲舒、班固、王符等儒学家们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到宋明时期,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对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作了新的概括与提升,创造性的建立了理学道德教育思想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孔子以来仁学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性,从而使儒家道德教育思想趋于完善。 以孔子为核心的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一开始就把目光牢牢锚定在现实人伦秩序之中,克己复礼,寻求现实伦理秩序的完善。正因为如此,从日常伦理生活需要出发,以促进现实人伦秩序的稳定建构与社会的和谐,就成为儒家道德教育实践的内在精神。正因为儒家把现实人伦秩序的完善视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儒学家们把道德教育不仅看作是立身之基,而且看成是为政之本,由此而奠定政教合一的教育模式。在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时,提出了“行忠信”、“明人伦”、“化性起伪”等直接指向现实人伦秩序的道德教育基本内容,并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提炼出“身教示范”、“因材施教”、“环境陶冶”、“知行统一”等一系列立足现实伦理实践的行之有效且极具特色的基本方法。 儒学家们不仅重视对他人的道德教育,对道德自我教育的实现形式——道德修养也是十分关注的。他们把修身问题定位为“修身为本”,认为“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甚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2-09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长海;董丽红;杜继艳;赵林英;;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对于中学德育的借鉴价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薛晓萍;先秦儒家道德价值思想及其现代启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彦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汪三汝;先秦儒家德育智慧及其现代启示[D];暨南大学;2011年

2 黄氏银;论越南李朝儒学教育[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3 宋晋玲;儒家的自我修养观及其对当代德育方法的启示[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辉;中国古代女训中的女性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吴丹;中国女性电视剧叙事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曾繁田;儒家德育中的涵养乐感[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祁艳;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徐柏文;宋代理学家童蒙文献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刘欢欢;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1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11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