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代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成熟期,不仅文化、科技空前繁荣,城市商品经济更是高度发展。土地政策的变更使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从而使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频繁。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打破了“坊市”制度,对市场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已完全取消,各种商店货铺分布于城内各地,这些都大大地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工商业从业者带来了残酷的竞争,客观上促使他们按行业性质组织起来,借以保护自身的既得利益。有组织必然会存在规则。在宋代,由于社会矛盾的尖锐,积贫积弱,这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儒家思想发生嬗变,出现以儒家思想为本位,揉合佛教和道教思想的“程朱理学”和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促进民族富强为目的的“功利之学”。这些思想必然对新兴的商业行会产生影响。 宋代行会脱胎于宗法制度之下,因而,其建立有着浓厚的宗法等级观念,表现为:尊卑长幼有序、礼法制度周全、祭祀普及等。在“重农轻商”的国策之下,日益壮大的商业行会,迫切需要理论为其行为代言。行会的发展壮大为功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同时提倡“利欲可言”的功利主义也迎合了以利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商人群体,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然而,终宋一朝,“程朱理学”与“功利之学”有关“义利之辩”的争论从未停止。这些争论影响了人们的道德生活,而在从事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中,“程朱理学”与“功利之学”都承认“公利”的价值,主张“私利”应为“公利”让路。故此,商业行会在其行为中,以“义”为准则,自觉“以义和利”,将“义、利”统一起来,并倡导“崇义尚信”的道德规范,如:公平合理、诚实守信、仁爱互助等。 宋代商业行会中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十分必要。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摸索阶段和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秩序尚不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社会中间组织功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缺乏有效监管,社会中间组织对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约束力。如何弥补政府管理真空、规范企业失德,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宋代商业行会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原则,为我们继承和发展沿宋而来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从而为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蓝本。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野;宋代的商人组织——行[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陈阿兴;积极推进我国商业产业的行业管理[J];财贸研究;1996年04期
3 王冬青;试论先秦诸子利欲观及其现代意义[J];船山学刊;1999年01期
4 梁国楹;略论宋代城市工商业行会的形成[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姜国柱;论李觏的经济思想[J];抚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6 李明扬;叶适的“功利”经济思想评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江立华;儒家文化与东亚的崛起刍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黎军;;行业协会的几个基本问题[J];河北法学;2006年07期
9 王艳秋;“义以建利”与“以义制利”——传统儒学义利观的二重义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金志霖;;试比较中英行会的组织形式——兼论中国行会的特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建钟;北宋仁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壮;论行业道德自律[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帆;陈亮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宏伟;中国经济思想之义利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欧阳华英;叶适经济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杨琳琳;宋代功利主义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739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39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