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孝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13:03
【摘要】:传统孝道指的是以“善事父母”为核心内容的人们的行为规范。然而由于中国古代是建立了“血缘纽带所联结的氏族统治”,所以对祖先的祭祀就成为夏商时期孝道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从社会史的角度看,祀祖祭先的孝道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发展于人类养老生活实际的需要。因而孝道观念的本初含义具有二重:一是生命的繁衍;二是祀祖祭先的尊祖意识和敬老意识。从孝道观念的发展来看,“善事父母”是孝道的后起之义,是孝道的狭义化。西周是中国宗法奴隶制国家发展和完善时期,周人以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为基础,极大地强化了王权专制,并赋予了殷人以祖先崇拜为核心内容的“祀祖祭先的尊祖意识”的孝道观念以伦理思想的内容,发展成为一种伦理政治学说。 春秋时期,以“善事父母”为核心的孝道观念日渐成为中国传统孝道观念的核心内容,“孝死”的孝道观念向“孝生”的孝道观念过渡。因而使这一时期的孝道观念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仍表现出宗教性、宗法性;另一方面孝道也日渐摆脱宗法、宗教的束缚,演变为人文的道德伦理观念。孔子是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在深刻总结春秋时期孝道观念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孝生”的孝道观念,认为“孝生”是出于血缘亲情之爱的道德义务,并把“孝生”的孝道观念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孔子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扩充了传统孝道思想的内涵,而旦论证了孝道思想的哲学依据;因而确立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 战国时期是一个革命时期,孔门后学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继孔子之后,对丰富和发展儒家孝道思想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曾子、以子思和孟子为代表的思孟学派以及荀子。曾子是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忠实地实践了儒家的孝道,而且在思想理论方面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孝道思想体系。思孟学派对于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主要贡献在于孝道的理论建设。荀子作为先秦百家之学的总结者,其孝道思想是对封建大一统逐渐形成的时代的反映。 《孝经》从其思想来看,应是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总结之作。因此,关于《孝经》的作者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这部著作应是战国后期儒家依据其所传习的孝道理论纂集而成,从《孝经》思想与先秦儒家诸子思想的关系看,孔子、曾子、曾子弟子、孟子、荀子等都是《孝经》的作者。笔者赞同《孝经》的成书年代当在《荀子》与《吕氏春秋》之间的观点,并认为《孝经》成书于此时,是与荀子的思想是相符的,也与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时代有关。《孝经》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系统、完整总结而形成孝道、孝行、孝治的集大成之作,是为即将统一的天下提供统治策略的政治哲学著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823.1
本文编号:2739698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823.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熊贵平;;孔孟孝道观念的比较[J];学习月刊;2012年06期
2 张延杰;;先秦时期孝道考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2 邓遂;系统论视野下的乡村家庭突发事故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圣财;扬弃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孟颜颜;孝道的产生及其社会文化基础[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德高;孟子若干思想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4 周作福;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5 牛新政;两汉《孝经》编年及其孝道探研[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田飞;尊尊,还是亲亲?[D];兰州大学;2012年
7 郭芳;春秋左传“忠”观念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沈兰星;马克思主义民生观视域下的农村养老问题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9 陈发银;论《诗经》中的孝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辉;魏晋士人孝道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9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3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