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大自然的价值——罗而斯顿生态伦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0-07-07 06:38
【摘要】: 本文在对罗尔斯顿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与现实背景考察的基础上,论述了作为其理论内核的自然价值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罗尔斯顿认为,自然价值是自然的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三者的统一,其中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整个理论的关键,它是自然界不依赖人类主观评价体验而客观存在的创造性属性。在个体层面上,自然界中有机体是自我维护、自我生长和自我再生的生命体,它极力维护自身的善,并不为他者的目的而存在;在整体层面上,自然的内在价值表现为它创生万物的创造属性,作为同被自然系统创生的万物,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文章最后分析了关于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的争论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认为深刻理解其理论内涵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解决当前的环境危机,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2-0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江;;融通“经济”与“环境”的伦理话语——“经济伦理与环境伦理高端学术对话”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2 谭征;;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的主题表达与符号美学分析[J];电影评介;2011年12期

3 王宏;;走出“荒野”还是走向“荒野”:论《丁登寺》的生态意识[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刘艳灵;白晓景;;论环境哲学对工业设计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王一方;;医学人文思潮如何成为风暴眼——现代生态人文主义对医学人文勃兴的启迪[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年06期

6 赵牧;;作为“显学”的“生态批评”[J];山东文学;2011年07期

7 王黎娜;;西方生态主义微探[J];文学教育(上);2011年07期

8 迟慧;;试论《设计原理》课程的考核改革[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9 胡茹;;浅析当今生态危机的根源与出路——以“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10 王正;董信泽;;环境正义理论的现实困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谋昌;;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伦理[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2 安红卫;;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重构环境伦理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赵峰;;自然契约——走向自觉的环境伦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高鹤文;白小伟;;有色金属企业社会责任的博弈分析[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淑芹;;伦理学研究的拓展——环境伦理、制度伦理的发展[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余谋昌;;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北村实;鲁旭东;;我们进入21世纪的迫切任务[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9 张锋;;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的一个法学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付晓东;;从环境伦理的视角看构建和谐社会[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杨通进;环境伦理在争论中走向深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杨冠政;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N];中国水利报;2003年

3 田海平;从环境伦理争论中能开出哲学转变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卢风;环境伦理的证立[N];学习时报;2003年

5 陈柳钦;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N];中国环境报;2002年

6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 杨通进;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N];科技日报;2001年

7 陈柳钦;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N];中国环境报;2002年

8 漆咏德;伦理领域的“哥白尼革命”[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走向深层的环保》一书出版[N];科技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栾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观[N];四川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锋;自然的权利[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天晓;自然价值的重估与诗意的栖居[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吕欣;环境刑法的反思与重构[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6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侯怀霞;私法上的环境权及其救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张德昭;内在价值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卢国荣;二十世纪美国生态环境的文学观照[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和谐环境伦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安红卫;全球化背景下重建环境伦理的可能路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霍洪宝;环境法的伦理基础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格广民;环境伦理与科技发展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宋佳怡;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伦理实践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李红林;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的生态化转向[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7 朱红兰;论现代环境伦理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8 杨燕;大自然的价值——罗而斯顿生态伦理思想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李婧;农药污染地下水的伦理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10 刘志玲;环境伦理的当代反思[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4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44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