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18:32
【摘要】: 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是二十世纪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伦理学家、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秉承其学派的特点毕生致力于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学说的综合,建构了其人道主义伦理思想。关于爱的理论是弗洛姆整个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核心和浓缩。本篇论文的主旨是研究弗洛姆爱的思想,分析这一思想的特点并做出评价。文章首先介绍了弗洛姆伦理思想的生成背景,包括其成长经历、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流,特别详细介绍了其思想的理论支柱即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综合以及其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期对弗洛姆爱的思想研究提供历史、理论和方法上的背景。其次,本文对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思想的核心即关于爱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探究。弗洛姆关于爱的学说是从人的境遇、人性谈起的,他的观点丰富了伦理史上对爱的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分析爱的新视野。在社会和人统一的基础上,弗洛姆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揭示了人的内部世界,通过对人的本能、需要、性格的研究,对爱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把握,使我们对父母之爱、性爱、自爱与对同胞之爱等各种形式的爱理解更深入、更透彻。并且弗洛姆对各种共生性的爱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以异化为武器对当代西方社会爱的瓦解进行了诊断,拓宽了我们对爱的认识广度。最后,本文对弗洛姆关于爱的思想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其理论特征,并将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同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贡献和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现实意义。弗洛姆始终呼唤爱的社会,认为要克服病态人格关键是要学会爱,在社会中建立“爱的宗教”,从而使人类社会成为“善的”社会。尽管弗洛姆的理论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值得我们了解和研究的。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23
本文编号:2759780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2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彭红涯;弗洛姆幸福观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南燕;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晓燕;论弗洛姆社会性格与社会无意识理论[D];湘潭大学;2008年
4 肖浪;健全的人及健全的社会—弗洛姆人性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李玲;反思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9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5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