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孔子君子理念对道德人格养成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7-18 23:42
【摘要】: “人应当怎样为人”,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就德育研究而言,它意味着对道德人格如何养成的不断追问。目前,社会个体道德价值迷失、道德情感匾乏、道德行为被动、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以及整个社会道德状况日趋下降的严峻形势,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当前社会情形下养成理想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追求不仅是历代思想家不断追问和探讨的问题,而且已成为当代中国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的养成与社会的发展直接相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道德人格,理想的道德人格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 人性具有普遍性,当代道德人格的养成不仅要从当前社会出发,更要从传统德育思想中吸收关于人性以及道德人格方面的精华。君子理念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已经积淀在民族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的,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孔子作为君子人格的奠基人,其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深入、持久的社会文化效应,就是在今天与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也极为密切。本文从孔子的君子理念出发,追溯君子理念的传统承继性,从而探求其价值创造性,并且紧密结合当前社会中的精神状况和道德教育困境,探析《论语》君子对现代道德人格塑造的有益思想,并提出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的这一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具体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2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晓兰;孔子君子人格理念与现代道德人格塑造[D];兰州大学;2012年

2 宋美琴;孔子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1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61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c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