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赖希人学思想辨析

发布时间:2020-07-22 03:08
【摘要】: 本文重在分析赖希的人学思想与伦理思想,他的伦理思想重心是性伦理。赖希综合并发展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开创心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故本文在对他的分析和对他与弗氏、马克思的比较中,也阐发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理论。本文借助人物研究思想,而非仅借助思想研究人物,重视对欲望与人性等话题的研究。 人性论方面。第一,马克思认为人性中固有对经济利益的欲望。然而这种欲望不能代表人的本质,在他看来真正的人性是创造的需求。消除异化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具有创造性、实现自我。第二,人有本能欲望和非本能欲望,本能欲望被重点论述。弗洛伊德认为人性中固有生的本能(食欲与性欲)和死的本能(攻击与自我毁灭)。攻击本能的提出显示了弗氏对人性的悲观。自我毁灭的本能是与生的本能必然相伴的,追求快乐到极致,兴奋量降至最低,也就是死亡的来临。第三,赖希的人性论,以性为中心。他改造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超我的区分,以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提出新的三层性格结构。认为性本能是善的,性压抑是万恶之源。他在心理学上提的“性格盔甲”与伦理学上的廉耻之心有共通之处。 在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解释中,赖希突出强调人在性压抑之下会产生精神病态。他们成为麻木、机械、顺着由性压抑引起的非理性情绪和性格而行动的植物人,无能力自由,促成了权威主义社会,如法西斯社会。性压抑的人认识不到自己的利益,丧失阶级意识,支持不能代表自身利益的政党。文章分析和评价了赖希的性革命建构。论述了性活动伦理、赖希宇宙生命能和劳动民主的构想,阐发赖希理论的空想性。 在赖希看来,宗教是性压抑的产物,同时加重性压抑。他把宗教神秘主义和种族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了批判。本文分析宗教的本质(抚慰痛苦)和基础(道德),以及禁欲的意义,指出快乐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悖论,证明赖希对宗教的理解并不透彻。 文中对赖希思想的论衡,阐发了赖希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首先,对待性的本质,有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不同见解。从康德论性说起,说明了性欲具有需要性器官与对象身体接触才可满足等特征,它集中体现了意志的冲突。因此必然隐含了伤害。赖希的形而上的性乐观主义对此认识不足。其次,从心理学和哲学(尤其人生哲学)角度追问性压抑是否带来精神疾病,指出赖希思想的夸张。再次,论述性与爱的辩证关系、什么是自愿、性放纵与消除性压抑,指出赖希思想中存在的矛盾。 赖希的思想影响重大,尤其在他的时代。然而当代人的性压抑得到很大缓解,性放纵危害也逐渐显现出来。今天的任务是重新确立作为恶的两个端点,建立中道的善。赖希的性伦理思想,对我们仍有积极意义。其思想比弗罗姆和马尔库塞的学说更有助于我们走向自由。弗罗姆和马尔库塞对先进社会的批判会使我们因噎废食,裹足不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盈华;;“冶容诲淫”之逻辑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比亚达西,妙中;佛教的轮回原理与事实[J];法音;2004年04期

3 卢盈华;;道德与知识、事功的冲突——由牟宗三“良知坎陷”引发的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卢盈华;;道德与知识、事功的一致——由牟宗三“良知坎陷”引发的思考(一)[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M.J.夏皮罗 ,李黎;政治经济学与欲望[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6 吕斌;性惩罚与性变态[J];生活与健康;2004年07期

7 潘绥铭;近百年来关于娼妓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陈学明;爱情、爱欲与性欲——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性伦理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胡亚军;;赖希:他们为什么顺从与沉默[J];世界文化;2009年01期

10 范培松;论朱自清散文中的性压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凤梅;赖希的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影响[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孟序;论赖希的“性革命”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65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65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