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人”假设何以可能—斯密同情论及其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05:4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倡自由竞争经济,使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逐步走进小康社会。但不能回避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不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道德缺失”问题。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他人利益与生命;有些人为了保全自己而冷眼旁观与自身利益无关的、影响他人安危的事件。例如,小悦悦事件、毒胶囊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这些践踏道德的案件预示着我国人民之间严重缺失普遍的同情心。有意思的是,亚当·斯密基于同情论构建的“道德人”假设思想,为我国道德缺失问题得以解决可能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提亚当·斯密基于同情论构建的“道德人”假设思想,对于改变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缺失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所塑造的“道德人”假设,是以同情论为理论基础的,故我们可以以亚当·斯密同情论为出发点,深刻剖析和研究“道德人”假设及其重要的伦理思想。本文试图用亚当·斯密的核心伦理思想——同情心以及从同情心延伸出来的公正的旁观者与合宜的道德感为理论依据,对“道德人”假设之可能性展开探索。首先,对亚当·斯密的“道德人”假设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理论渊源进行简要介绍,并其对“道德人”假设的实质做出分析与判断,从而引申出“道德人”与“经济人”假设是否能够共存以及如何共存等问题。其次,从人的本性出发,将同情心与自爱心相互结合,解析“道德人”假设何以可能的问题。同情心与自爱心的平衡,拥有良好的自制力,激情与理性的有机结合,使得这三个条件充分得以彰显时,“道德人”假设才有望得到真正成立。最后,阐述了基于同情论构建的“道德人”假设思想,对当今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深入探索不仅能够培养功过感,确立合宜的道德标准,而且还能够唤醒良心,强化自律意识,并有利于完善个人品德,增进个人幸福感。本文通过对亚当·斯密同情论的分析和论证,探索“道德人”假设之可能性,使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道德人”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但可以发展经济,更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发扬社会美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最终达到社会道德的全面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
本文编号:2765402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成成;;亚当·斯密“同情”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术探索;2017年01期
2 刘向;温凤仙;;良心·责任·秩序·幸福——论亚当·斯密良心思想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4年12期
3 冼季夏;温凤仙;;仁慈·正义·谨慎·自制——论亚当·斯密美德思想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3年09期
4 侯红霞;;道德困境及其突破——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意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罗石;郭敬和;;试析道德情感主导下的道德行为[J];伦理学研究;2012年01期
6 焦金波;;“道德人”及其生成的元问题审思[J];道德与文明;2010年06期
7 费尚军;;同情、美德与秩序——亚当·斯密同情概念析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周涛;李欣远;;论亚当·斯密的人性观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聂文军;;同情在亚当·斯密伦理思想中的作用[J];现代哲学;2007年05期
10 聂文军;;论亚当·斯密的仁慈德性[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2765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654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