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与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5:51
【摘要】:荀况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战国末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子学时代”的后期,他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出发点,集合了百家思想,综合各派伦理观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德性伦理思想观念。亚里士多德是西方伦理学的首创者,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伦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这两位学者是研究德性伦理思想不可绕开的重要人物。荀况和亚里士多德分别身处于中、西方文明之中,时间上也略有相差,他们的宝贵思想代表了不同思想文明的产物。两者都生活在中西方上古时代动荡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都站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推陈出新,注重经验,强调人为,并且两者也都饱经毁誉,在人类伦理思想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另外,两者对德性伦理思想研究发展的进度和目标上有所差异,具体观点也各有侧重,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两者思想比较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荀况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的四个部分进行研究论述。第一,绪论部分介绍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研究的具体方向。第二,荀况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的背景,从社会、思想背景和人性论基础分别阐述两者思想所处的历史背景,明确其德性思想来源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基础。第三,荀况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的内容,这是全文的中心内容,分别论述了两者的德性伦理思想内涵、获取方式和最终目的,并进行比较分析,探求中西方德性伦理思想的异同之处,更深化中西方思想文明间的理解。第四,荀况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比较的意义与启示,分别从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借鉴和分析其当代价值两个角度论述两者思想比较的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者德性伦理思想对当代公民和社会的道德启示。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荀况和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来探明两者思想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经由比较发现中西方伦理文化本质上的差异,进而阐述德性伦理思想对现代人性道德在个人德性提升与外在德性规范上的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
本文编号:2766031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光连;;论荀子德性教化的养情思想——基于《郭店竹简》为理论资源的比较考量[J];人文杂志;2010年03期
2 胡可涛;葛维春;;规范论与目的论视野的政治哲学:以荀子与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3 詹世友;;道德价值奠基:人性论路径及其分判——以荀子和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为例[J];人文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红;荀况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6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660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