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家庭伦理的传承与超越

发布时间:2020-07-22 20:56
【摘要】: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积累了浓郁的人生哲理和深邃的人性原则,包含有对家庭的规律性、真理性的认识,凝聚着人们在婚姻家庭伦理探索和实践中产生的道德精华。继承和发展传统家庭伦理,不但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之在现代家庭伦理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完善亦有深远价值。 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基础,土地与血缘的两重维系衍生出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造成了传统家庭观念的稳定性和至上性,也维系了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本文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演变及其基本规范、特点进行了概括。基本规范包括:父慈子孝与父为子纲;夫义妇顺与夫妇有别;兄友弟悌与长尊幼卑。将基本特点概括为家国同构,伦理与政治融为一体和家庭本位,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本文力求把家庭伦理思想观念的变迁及基本规范与当时社会生产状况结合起来,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演变的原因和实质。使传统家庭伦理的研究建立在对社会生产状况的分析上,具有了坚实的物质依托。为新型家庭伦理的建构在对待社会意识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上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伦理思想是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反映,伦理思想的变化往往表明人们对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新调节。本文对社会变革带来的家庭关系及婚姻家庭观念的新变化以及现代家庭伦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家庭关系的变化包括一、现代家庭关系朝着民主平等化方向发展;二、家庭伦理轴心日渐转移;三、家庭关系重心逐渐下移等。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家庭伦理的基本要求:家庭利益与个人利益兼顾、自由平等的恋爱观、维护家庭稳定、淡化家族意识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未来家庭发展所依据的伦理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家庭及家庭伦理的发展趋势作了思考。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倡导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历史地鉴别和辨证取舍,坚持批判地继承。另外,本文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家庭道德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全面分析、概括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及其伦理内容和思维方式,发现中国家庭伦理思想的特点与规律,并由此提出适应时代社会背景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建设的总体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炳生;丁雯;;浅议家庭伦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03期

2 王鸳珍;;《我的丑娘》:传统孝文化的符号消费——兼谈国产家庭伦理剧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J];声屏世界;2009年11期

3 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的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年02期

4 穆秀丽;;从韩剧看儒学的“家”文化[J];文教资料;2007年27期

5 张琳琳;;浅析韩剧在我国热播之原因[J];剧作家;2006年02期

6 孙功达;;“和为贵”浅议[J];发展;1998年08期

7 张莉;;试析中韩家庭剧的不同[J];当代文坛;2006年04期

8 崔玉香;;不能承受之重——谈余华对传统婚姻伦理和家庭伦理的解构[J];理论学刊;2006年04期

9 刘若斌;;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征[J];东岳论丛;2008年02期

10 胡素杰;;论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以德治国”[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恩佳;;在云南昆明“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伦理”研讨会上的讲话[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3 宋志军;;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出版营销过程的启示[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大伟;;皇帝的新衣:来自北京老胡同的吊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缪品枚;;畲族与闽东传统文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7 李群;;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人才管理的启示[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8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9 刘梅;;论心理学形神观整体恒动思想[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田峰;;传统文化与晋江文化的现代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威;首届克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阿合奇开幕[N];克孜勒苏报;2007年

2 冯其庸;文化振兴需广开“才路”[N];人民日报;2007年

3 卫平;白鸿:为传统文化寻找生存空间[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新华;利用节假日弘扬传统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见习记者 禹媚邋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曾木华;黄圃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N];中山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何沙洲 实习记者 吴闻莺;传统文化是一笔大财富[N];经理日报;2004年

7 马智;传统文化保护是一个国家的责任[N];音乐周报;2003年

8 陈四四;行走在挑剔的目光中[N];四川日报;2007年

9 著名学者 文怀沙;尊重传统不等于开倒车[N];人民日报;2008年

10 王玉梅邋程晓龙;媒体要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红平;先秦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2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6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郭树芹;唐代涉医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张佑林;江浙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辉;传统家庭伦理的颠覆与重建[D];吉林大学;2007年

2 焦玉峰;家庭伦理的传承与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谭艳红;夏目漱石和传统文化[D];湘潭大学;2001年

4 王继太;绘画个性化语言的探索[D];延边大学;2004年

5 王小良;论中国佛教的末法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盛辉;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雨眠;行者无疆—浅析中国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冷旭芝;灰色在油画语言中的心理呈现[D];青岛大学;2007年

10 包健;传统精神的现代重释[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6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66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9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