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中国生态伦理的本土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0-07-31 12:59
【摘要】: 中国生态伦理的建设中存在着三大矛盾:西方生态伦理在中国的流行态势与其实际可行性的矛盾;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的弱势地位与其内在先进性的矛盾;热烈的理论论争与冷淡的社会反响之间的矛盾。 因此,中国生态伦理必须走本土化的建设之路。所谓生态伦理的本土化,就是指以中国生态环境现实为基础,以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精神为本,合理吸收古今中外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所用,从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 中国生态伦理本土化的合理依据在于:中国的生态环境现状是本土化的现实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为本土化提供了思想支持;中西生态伦理思想为本土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要进行生态伦理的本土化建设,就必须首先明确生态伦理的本质,以及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从宣传倡导,进行传统教育,尤其是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教育,超越无意义的问题之争等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B8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光明;对生态伦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思考[J];求是学刊;1992年02期

2 王珉;生态伦理学与人的生存关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8期

3 刘厚琴;先秦儒道生态伦理的相通性[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罗移山;论《周易》的生态伦理思想[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程秀波;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州学刊;2003年04期

6 余卫国;先秦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金凯;关于当前生态伦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格·孟和;试论蒙古族草原生态伦理观[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9 杨波,张立盛;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生态伦理建设[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单正平;;生态伦理之我见[J];黄河;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玉明;卫莉莉;王利斌;王艳红;张建明;申智军;杨运生;梁美红;;警察人格结构本土化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王丽珍;;基于网络的本土化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及模式的探讨[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朱沅沅;谢雨;;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张宝林;;论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的本土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暴琪;贾旭e

本文编号:2776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76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e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