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商的信用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2-053;F7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颉艳萍;;从晋商图书透视晋商研究[J];晋图学刊;2011年05期
2 王璋;;近十年晋商研究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多学科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研究——“山西区域社会史”学术讨论会综述[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雨辰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信用伦理与和谐社会[N];长江日报;2005年
2 张建军;晋商研究力作《千里平城》出版[N];太行日报;2010年
3 张小承;晋商“企”业论:人在上[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孙丽萍;为晋商研究奠定坚实基础[N];山西政协报;2007年
5 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高建民;推进晋商研究 建设文化强省[N];山西日报;2008年
6 行龙;推动晋商研究深入发展[N];山西政协报;2007年
7 孔祥毅;晋商研究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N];山西政协报;2007年
8 王莹;信用的追问[N];光明日报;2005年
9 厦门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学檬;填补山西典商研究空白的一部力作[N];山西日报;2008年
10 王勇红;碑刻对晋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N];山西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倚云;明清晋商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D];辽宁大学;2007年
2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金悦;晋商身股制度的激励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殷俊玲;盛世繁华[D];山西大学;2005年
5 巴扎尔道尔吉;“大盛魁”商号在外蒙古的经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江静;论晋商的信用伦理[D];山西大学;2008年
2 刘红燃;论信用伦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项燕;市场经济与信用伦理—论信用伦理的效用和社会信用建设的路径[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小明;晋商的商业伦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刘林林;信用伦理视角下的职业经理人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6 庞弘毅;晋商企业组织形态变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刘蕊;晋商的企业社会责任雏形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8 李占强;晋商义利观及其当代启示[D];山西大学;2008年
9 白明东;晋商常家商业伦理初探[D];山西大学;2007年
10 柴焰;晋商经济伦理及其现代启示[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79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798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