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罗布桑却丹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8:37
【摘要】:本文从伦理学的视域研究作为蒙占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家庭教育。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是传授技能、调节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以及婚姻家庭的伦理规范。它的内涵丰富,包括了孝、敬、爱等一系列蒙古族特色的范畴。 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涵盖面广且具有深远文化意义,在蒙古族传统家庭中无处不在的教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之所以有如此重要意义是因为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理论,随着社会发展,它对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启迪意义。本文主要是以《蒙古风俗鉴》为依据,通过探究罗布桑却丹留给后人及其珍贵的作品,从伦理学角度阐述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以介绍罗布桑却丹生平及其思想形成的历史现状为首,后从三个方面深刻论述了罗布桑却丹所说的传统家庭教育的具体表现,递进地讲述了其独特的伦理思想。如长幼有序、教育分工、依据年龄和性别进行教育古着及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之所以以蒙古族传统思想为视角,系统论述贯穿于蒙古族传统家庭中的语言、生活、文化、思想的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是希望对研究家庭伦理产生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义全;;师范生的实践智慧及生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屠兴勇;杨百寅;;组织自然状态中的窘境及其出路——一种基于知识的分析框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5期

3 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8年02期

4 常保国;;西方历史语境中的“东方专制主义”[J];政治学研究;2009年05期

5 张贤明;邵薪运;;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与政府责任[J];政治学研究;2010年06期

6 陈瑾;;理解亚里士多德“德性”概念的五个维度[J];莆田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林凯;;论儒学经典对大学生德性德行培养的实践价值[J];莆田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孙道进;;从“自然人悖论”到“心理革命”——弗洛姆人学观的生态伦理学维度[J];鄱阳湖学刊;2010年01期

9 刘冬岩;实践能力——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取向[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李长伟;;何谓“知识即美德”[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6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2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82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