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基于人权的环境权理念的逻辑证成

发布时间:2020-08-12 04:23
【摘要】:环境权的概念自上世纪的提出和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在各国法律上得到确立,并受到了公共舆论的认可。不仅难以看到有任何国家、组织或有影响力的个人宣称环境权不是公民的权利,而且环境权应被视为一项基本的人权的说法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健康权、生命权和财产权等人权不同的是,环境权在诞生时间上较晚,它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等因素带来并加深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提出和确立的,国际组织在倡导和规定环境权时,环境问题已呈较为严峻的态势,而很多国家在予以立法和政策的响应上一度滞后,使国际条文几乎沦为独语式的宣讲。除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环境问题的由来和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作用之下,将环境权置于不同的权利地位和维护方式中,又由于异彩纷呈的学术派别和因此而产生的千差万别的学术观点、方法等现象的现实存在,学界对于环境权何以是人权的问题,表现出了各各不同的理论思路和论证方法。其中,从法律学科的角度对环境权的人权性加以论证的文献较多,而伦理学界以人权视角对环境权进行观照的文章、专著尚不多见,更少有以一系列人权的关系的逻辑框架去判定环境权为人权的理论构建方法出现。有鉴于此,本文将首先从人权的产生背景和具体发展出发,判定人权的真正内涵和其作为伦理学的价值基准的地位;其次,本文会根据人的特征所具有的脆弱性推导出人的祛弱权,以及生命权在祛弱权和人权中的核心地位,指出生命权的人权价值;再次,本文将以健康的伦理意蕴和相关立法为起点,根据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并依凭健康权与生命权的关系,揭示健康权作为人权的应然性和必要性;最后,本文将通过环境权在法律和道德上的价值依归,指出环境权的真正法则,并进而论证环境权是健康权得以维护的必要条件,依循人权—生命权—健康权—环境权这样的逻辑推演过程,论证环境权的人权属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2-0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杰;;论环境区居民传统环境权利[J];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27期

2 王晓玉;;环境权存在的必要性及实现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9年22期

3 李素华;;论环境弱势群体——农民环境权利的实现[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4期

4 范进学;;宪法上的环境权:基于各国宪法文本的考察与分析[J];人权;2017年05期

5 秘明杰;;环境权利法定化的关系调适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6 曲中林;杨小秋;;论教师工作环境权[J];大学教育科学;2018年04期

7 谭灵芝;潘家华;郑艳;;三峡库区传统环境权利剥夺研究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杜仕菊;;环境 安全 健康——浅论企业职工环境权的保护[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任有情;;我国环境权研究的批判性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10 芦加人;;从法律关系理论角度谈政府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琦;;环境权保护的法学研究[A];第十三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 余振国;;矿业权市场化配置中的环境权利保障制度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3 刘芳;;WTO涉及环境权利义务规则之分析[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4 文同爱;;环境责任再探[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蓉;;权利救济公法化的经济分析——环境保护中利益补偿法律机制的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张璐;;邻避冲突中公众环境权利的法律逻辑与路径选择[A];区域环境资源综合整治和合作治理法律问题研究——201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7 朱谦;;环境权问题:一种新的探讨路径[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8 兰莹;;论公众参与作为积极性程序环境权[A];区域环境资源综合整治和合作治理法律问题研究——201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9 杨宁;;从权利实现角度看我国环境的法律制度建设[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探析——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采访人 本报记者 黄婷婷;从环境权利到环境义务[N];中国环境报;2015年

2 熊树民;环境权何时实至名归[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本报评论员 成露;环境意识开始走向权利意识[N];工人日报;2000年

4 东莞市社科院 郑超华;建设“美丽东莞”,先保障公民“环境权利”[N];东莞日报;2013年

5 崔建霞;实现环境正义须厘清环境权利[N];学习时报;2016年

6 胡印斌;别让村民用膝盖去争取环境权利[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7 杨于泽;逢PX必反体现公众环保焦虑[N];法制日报;2012年

8 记者 郄建荣;污染受害者主张环境权利太难[N];法制日报;2006年

9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保障群众生活健康[N];淮南日报;2006年

10 潘怀平;环境治理需形成权利回路[N];学习时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梓淇;论生态公民及其培育[D];复旦大学;2013年

2 孟庆垒;环境责任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钊源;基于人权的环境权理念的逻辑证成[D];西南大学;2019年

2 黄厚沧;环境权入宪的两个维度:基于人权与正义的考察[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3 吕婷;中国少数民族森林权利的宪法学考察[D];云南大学;2017年

4 杨雪;劳动者工作环境权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5 丁伟;我国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传统环境权利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6 刘白瑞;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宪法环境权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7年

7 李天相;《南非宪法》环境权条款理论和实践问题评析[D];吉林大学;2015年

8 郭海鸿;公民环境权的哲学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张平;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学基础[D];四川大学;2005年

10 代杰;论环境法的宪法渊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0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90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