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道德责任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2-05;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坤;张佩红;;现代媒体道德责任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2期
2 李艳霞;;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探析[J];内江科技;2011年07期
3 厉国刚;;媒体恐慌的原因及其应对[J];新闻爱好者;2011年15期
4 王印红;吴晶晶;;“人肉搜索”网络传播规范的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7期
5 乔瑞雪;;传媒素养概念的廓清与阐释[J];新闻传播;2011年04期
6 龚诚良;;传统媒体如何避免成为“网络水军”的打手[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7期
7 陈自立;;简析梁启超的新闻职业观及其现实意义[J];新闻传播;2011年05期
8 罗彬;;试论新闻传播的人本责任[J];国际新闻界;2011年06期
9 吕强龙;同心;;热炒“最美妈妈”:独立性的缺失[J];青年记者;2011年24期
10 赵红勋;;微传播语境下新媒体人才培养路径[J];青年记者;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淑霞;余莲花;王申莲;;护士技术操作中的道德责任[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2 林爱兵;;新媒介时代受众:媒介素养、媒体素养和传媒素养教育[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骆正林;;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与突发性事件的处理[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5 林承宇;;从烟品讯息的“识读”到“行动”:一个横跨健康传播与媒体素养的行动研究启示[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6 阙诗涛;;《红字》前言创作的真实目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鲁品越;;资本无道德属性,企业有道德责任[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8 黄慧英;;冯友兰《人生哲学》中“欲”与“好”的问题[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王春和;张娜;;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与道德责任的统一[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淑红;;护士道德良心对其行为的作用[A];山东省护理学会妇产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朱湘莲;美国须背负货币道德责任[N];华夏时报;2009年
2 中共九江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冯静;领导干部应注重媒体素养建设[N];九江日报;2011年
3 许敏;领导干部要加强媒体素养[N];江西日报;2011年
4 资深时政评论人士 石兆;不生孩子源于没有希望[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徐雁龙;莫让“媒体素养”成为领导者素养结构的短板[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夏娟;重建道德责任的理论初探[N];光明日报;2009年
7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 和静钧;保护“活雷锋”是社会的道德责任[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通讯员 江安 雁航 记者 赵剑波 赵振华;企业尴尬面对道德责任评定[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9 ;SA8000衡量企业社会道德责任的标准[N];天津日报;2004年
10 任银睦;责任时代的伦理反思[N];青岛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丰;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芳;论政府决策行为中的道德责任[D];复旦大学;2007年
3 覃青必;论道德自由[D];中南大学;2008年
4 林更茂;建构现代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大建;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论纲[D];复旦大学;2002年
6 郭台辉;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D];复旦大学;2006年
7 姚剑文;政权、文化与社会精英[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蕾;公司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荀明俐;从责任的漂浮到责任的重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田侠;行政问责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雪华;媒体道德责任探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刘中领;技术主体的道德责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晓林;论我国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D];山东大学;2008年
4 陆春花;当代家庭道德责任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尹红霞;人的现代化视阈下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于威;突发自然灾害中政府道德责任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爱玲;个体道德责任浅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9 唐菲菲;网络社会下的自由与责任[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伟;论职业经理人的道德责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0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908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