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正义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13:55
【摘要】: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作为不同国家(地区)间所发生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是在现代国家形成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活动形式。由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经济结构、对外交往方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国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所处地位因此各有不同。在国际贸易的纵向发展过程中诸多不正义现象日益暴露,也直接催发了实现国际贸易正义的强烈期盼。 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正义要求,就是要牵引和约束国际贸易行为和活动,使之趋之于善。它应以一种合理并且均衡的方式对国际贸易中的利益与责任进行划分,并且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其终极归宿。国际贸易正义规导着国际贸易活动中效率和公平、合规律性与目的性、个体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从而实现国际贸易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良序和共生的内在要求。从国际贸易的所暴露出的诸多不正义现象及其所造成的诸多负面效应中,可以透视出正义应当包括以下四个价值维度:一,以尊重生命,消除贫困为基础。二,以实现效率公平的统一为标准。三,以机会均等,适度补偿为原则。四,以实现世界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圭臬。 对正义的诉求并不意味着要停止发展,而是要转换经济发展的理念,呼唤新的发展模式,而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便是包容性发展。所谓“包容性发展”就是所有人机会平等、成果共享的发展,各个国家和民族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发展,各种文明相互激荡、兼容并蓄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的发展。作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发展理念,“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使得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地区。由此可见,包容性发展的核心要义是机会均等,主要目标就是发展成果共享。其凸显的正是正义的理论品质,回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正义的诉求。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新的正义观促成经济发展的包容性,而包容性发展又能为国际贸易正义的实现提供新思路新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3
本文编号:2795414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奎;;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何怀宏;;底线伦理的概念、含义与方法[J];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
3 胡培兆;;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4 王晓非;评欧盟反倾销法及实践中替代国方法的消极性[J];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08期
5 张婷;非公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认识与法律应对[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彭定光;;和谐社会建构的制度伦理基础[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7 丁万华;;普遍伦理涵义的探寻[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阮博;;论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向度[J];理论建设;2012年02期
9 王书道;当代世界价值冲突的实质与根源[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06期
10 王勇;;论现代国际争端解决机制与和谐世界的构建[J];兰州学刊;2010年11期
本文编号:2795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954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