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贽的独立人格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0-08-18 09:24
【摘要】: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进入了一个以现代化为根本特征的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现代化的实践要求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机制模式。然而,在如此重大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要求下,我们并没有建立起这样一种效果显著的道德教育理论和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大部分学校道德教育运作仍是建立在封闭、单一的教育模式之上。由于这种教育模式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因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日显苍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就目前青少年的独立品质状况,学校德育很有必要借鉴李贽的独立人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德育自主性,培育学生的个性,通过品德意志的磨练和道德修养实践,养成善于思考的独立人格。 李贽是晚明的思想解放运动著名的先驱者,其思想具有反封建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待传统儒家伦理思想方面更是具有颠覆性的价值,因而被称为“异端之尤”。李贽由“童心”即“私心”的心之本体论思想开始,提出道不远人,天道与人道一的思想,打破了宋明理学“天理”的垄断地位,肯定了“人欲”的合法地位,为其人性之私找到合理性根源。据此,李贽认为,追求物质欲望是人的天赋权利和自然追求,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平等自由的。为此,本文以为李贽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根源在于其独立人格精神的催发,在于其个性独立使然。李贽终其一生都以这点为自己的思想主线,不屈服、不畏权贵,孤傲自治、独立清高。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李贽独立人格精神的萌发,主要着眼点在于晚明社会的时代背景、王学心学的催动和道释思想的影响,指出李贽独立人格精神之所以萌发,得益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巨变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上的变革。 第二部分概括李贽独立人格思想的内容,剖析了李贽独立人格的内涵、特征、表现及其践行,指出具有独立人格个性的人就是一个具备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性格特征,突出表现为在经济生活中要自立自足,在社会生活中顺性自治尊重人的个性自由,在思想文化上尊重每个人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 第三部分总结李贽独立人格精神思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社会思想和文学思潮两方面。 第四部分指出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必须建立公平秩序的贴近学生实际的道德教育机制。这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培育个性独立的道德教育目的;第二,建立民主平等的道德教育教学观;第三,体现致用之学的道德教育教学模式;第四,追求公平的道德教育标准。 第五部分联系我国现代人格的塑造与李贽独立人格精神思想,指出现代人格的创新精神、独立自主精神和自由平等特征正是李贽所提倡的独立人格精神的体现,而现代人格培养的就是具备创新、独立自主的独立人格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2
本文编号:2796038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申奇;李贽“异端”伦理思想研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96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960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