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伦理视阈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21:49
【摘要】: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需要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以责任伦理为视角,了解行为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伦理责任以及不同行为主体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担任的不同角色与所要求承担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本分,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自身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然”与“必然”,这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缓解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指出生态文明的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主要包含的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生态文明具有环保主流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协调与合作的特点。梳理了责任伦理的内涵和责任原则,责任伦理主张行为主体将责任贯穿于行为的决策、选择、执行、后果等诸环节之中,是要求既要出于好的意图,遵循相应规则,而又必须为行为结果负责的伦理体系。因此,责任伦理包涵了结果取向、面向未来、面向自然、普遍责任与角色责任这四个层面的责任观。责任伦理内含自律的主动担当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强调生态原则。在生态文明和责任伦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责任伦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生态责任的伦理观念和伦理原则:尊重自然的伦理观念、正义与平等的原则、生存权与发展权相统一的原则、“同而不等”的伦理原则。接着指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动植物保护问题、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社会发展中的代际公平问题、政绩观中的考核指标偏差问题;最后,从责任伦理的主体——政府、企业、消费者、新闻媒体出发,梳理了不同的责任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责任及其实现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58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2-0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祥;;责任伦理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01期
2 钟媛媛;;传媒责任伦理概说[J];今传媒;2018年02期
3 朱志琼;;责任伦理:行政自制的实现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8年09期
4 程家强;;探微政治教学中的“责任伦理”教育[J];江苏教育;2016年56期
5 李梦媛;许瑞芳;;传统责任伦理应用于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调查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年01期
6 陈亮;陈恩伦;;论学术责任伦理及其塑造[J];现代大学教育;2016年02期
7 吴铁平;;责任伦理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01期
8 杜凡;;学生责任伦理的生成路径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8期
9 夏跃虎;O菩∏
本文编号:2797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7976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