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媒体伦理的隐私权

发布时间:2020-08-22 11:07
【摘要】:人权,是权利主体享有的普遍性的道德权利。对人权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应用伦理学逾越其发展瓶颈的重要突破口,这一点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然而,在应用伦理学的各个领域,各自应当以何种人权作为其价值基础还尚未达到共识。 隐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权,摆脱了以前欲说还羞的状态,开始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隐私权一出生便和媒体相关联,而现代媒体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如此紧密,可以这样说,没有媒体,我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媒体伦理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既广泛又重要,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伦理原则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实际上,大量的道德困境和伦理诘问越来越多地以媒介为载体出现在现代社会中,什么样的媒体才是道德的媒体,媒体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揭露真相、展现事实、对事态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是许多国家媒体行规的首要一条,是受众对媒体的总体要求,也是媒体最基本的社会功能。而媒体中的当事人应当享有隐私权,随着市场经济的观念不断深入,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润不顾道德自律,导致传媒文化中媚俗内容的泛起,有的媒体甚至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以侵犯当事人的人权主要是隐私权为代价。因此,媒体领域中往往出现个人权利和社会公益之间的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的矛盾,正是因为这种激烈的冲突,才使研究和探讨媒体领域中的隐私权成为可能。对于媒体而言,个人权利和社会公益都代表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最理想的情况便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但是,当这种冲突不可调和时,媒体则应该有一种明确的价值抉择——人权原则,因此,尊重隐私权是媒体伦理的价值基准。 媒体领域中的隐私权何以可能,如何尊重和保障媒体领域中当事人的隐私权,这成为媒体伦理探究的两大问题。尊重和保障隐私权不仅需要媒体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共同监督,只有这样,隐私权才能得以真正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云霞;论美国人权的理论基础[J];法学评论;2000年05期

2 李轶;;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协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3 张淑芳;;新闻自由与隐私权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4 吕耀怀;梁虹;;隐私关切的道德限定[J];湖湘论坛;2008年04期

5 谷春德,辛向前;近年来人权理论研究概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王景斌;论公共利益之界定——一个公法学基石性范畴的法理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1期

7 曾志;作为一种道德权利的人权[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吴海燕;;略论人权的普遍性与阶级性[J];求实;1992年02期

9 任丑;;目的论还是义务论——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李世安;美国与《世界人权宣言》[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薇;娱乐明星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苏盈盈;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季冬静;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巧辉;论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法律规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魏蕾;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D];山东大学;2008年

6 黄敏华;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朱晓婕;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及其类型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孙洋;新闻摄影侵害隐私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00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00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