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21:56
【摘要】:在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人际交往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封闭式交往向开放式交往转变,从依赖性交往向自主性交往转变,从单一化交往向多样化交往转变,从传统的面对面交往向虚拟的间接交往转变。随之而来的人际交往伦理也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情况,传统伦理道德原则、规范与现代伦理道德要求有些一致,有些不一致,有些甚至相互矛盾、背离等。人们如何面对多元文化及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如何更好地实现人际交往等,人际交往伦理就成为人们讨论或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自主意识、竟争意识、利益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人的个体原则也逐步走向极端,弊端日益彰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利益等因素的作用而日趋紧张。在人际关系中出现了信任危机、情感冷漠和金钱至上等现象。信任危机,就是指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之间的交往关系中,出现了由原来的信任变成了部分不信任或完全不信任,乃至于怀疑一切等,使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情感冷漠、实际上也就是一种道德冷漠,即对外界持不信任和不满意态度,对感人的事件怀疑,甚至拒绝感动;金钱至上即在人际交往中以“金钱”为唯一标准,以“金钱”多少衡量一切的现象。这些现象,这无疑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严重挑战。 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日趋紧张?我们反观我国传统交往伦理,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理论困惑。在熟人信任与陌生人信任的问题上,传统伦理更重视熟人之间的信任,而对陌生人很难信任,有时更多地是防范;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大量的陌生人之间要打交道,合同、契约等法律手段成为人们交往的保障,但是,对陌生人的信任却成为人们交往的道德难题。在“仁爱”情感与“博爱”情感的问题上,传统伦理强调仁爱,但爱有差等,亲疏远进、内外有别等;孙中山先生强调博爱,主张爱无差等,人人平等。在“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的问题上,传统伦理儒家伦理主张“重义轻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许多人则“重利轻义”。同时,现代交往伦理又要求互相尊重的伦理沟通,人们更加注重交往理性与商谈;人情互动与交往伦理关系;伦理共识与宽容等。因此,传统与现代人际交往伦理的碰撞、断裂与交融等,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伦理存在问题的理论原因。 要缓和社会转型期人际交往中的紧张关系,解决“信任危机”、“情感冷漠”、“金钱之上”等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交往伦理原则,如诚信原则、平等原则、友善原则、商谈原则等;遵守合理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尊重、礼貌、互惠等;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感,从同情情感到仁慈和正义感,从恻隐之心到博爱之情等;正确处理义利统一关系,如以义谋利,义利辩证统一等。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怀君;;论交往理性与商谈伦理[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2 王晓霞;儒家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理论[J];道德与文明;2000年05期

3 毛蔚兰;仁爱与博爱的比较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田杰英;;先秦儒家重义轻利思想评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5 石红春;;略论我国转型期社会交往的基本特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张改娥;;博爱与仁爱[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张晓兰;;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信任——一种人际关系的视角[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金勤明;社会转型期人际关系的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9 黄少华,魏淑娟;论网络交往伦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2期

10 阮梦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与途经[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2801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01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c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