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看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诚信问题
发布时间:2020-08-26 08:05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通常称这一变化为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在肯定经济繁荣和未来社会发展希望的同时,还深深感触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和危机;那就是弥漫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浓厚的诚信危机;即“诚信缺失”。由于诚信是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社会问题,所以在转型时期所有社会问题都趋向于指向诚信的缺失,由此可以说诚信缺失是一面镜子,它暴露了我们现代化进程的综合困境。 诚信缺失从表面上看是否在于强化道德教化即可以解决,但在表象之下我们更应该注重人的转变,变革时期产生的诚信缺失现象恰恰暴露了我们在制度上的重大缺陷——现代信用制度的缺失。因此现代的人要具备自主人格和责任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现代诚信观念。而基于现代信用制度之上的诚信体制的建立,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人格的转变和西方平等、自主人格形成本身的合理性;因此,只有在这纵深领域里面,从中西方文化的视角中,才能真正窥探其诚信失因和建构的希望。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2-052
本文编号:2804924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2-05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兴敏;;中西诚信文化比较的新视角[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804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049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