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认识你自己”—阿伯拉尔《伦理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0-10-20 06:09
   阿伯拉尔(Petrus Abaelardus,1079-1142)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之一,他与前辈安瑟尔谟(Anselmus,1033-1109)一道,为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奠定了基础。阿伯拉尔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学著作为《伦理学,或认识你自己》(以下简称《伦理学》),这部作品出自阿伯拉尔晚年,集阿伯拉尔思想之大成。该书结构严谨、论述雄辩,奠定了阿伯拉尔在神学伦理学领域的卓越地位。阿伯拉尔的伦理学思想起于对“罪”的定义,落于对“罪”的和解,可以说对“罪”的思考贯穿了阿伯拉尔伦理思想的始末。阿伯拉尔在《伦理学》中认为关于罪的来源有两种看法:一是“意图决定论”,二是“效果决定论”。阿伯拉尔重视行为的实际后果,但反对以行为的效果衡量意图的善恶,而主张行为的意图决定善恶与否。阿伯拉尔把人的意图当作人们尊重或藐视上帝的凭证,他认为对上帝的藐视和轻侮,就是“罪”。可见,阿伯拉尔赞同“意图决定论”。 本文由对《伦理学》的疏解入手,分析阿伯拉尔的思想与基督教神学、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经院哲学以及异教伦理学的关系,并尝试概括其现代意义。全文分为如下四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阿伯拉尔的生平及思想和阿伯拉尔一生的主要著作。 “第一章”概述《伦理学》,探寻《伦理学》发展流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伦理学》与十二世纪伦理学的关系,最后,归纳《伦理学》在阿伯拉尔整个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疏解《伦理学》内容,本文试将《伦理学》第一卷分为四个部分,并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疏解:第一部分是对“罪”的定义,即对上帝的轻侮和冒犯;第二部分是意图决定事功,即出于善的意图的事功是善的;第三部分是“罪”的形成,即对邪恶欲望的妥协;第四部分是“罪”的和解,即在神圣和世俗之间。 “第三章”阐释《伦理学》与《圣经》、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经院哲学以及异教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将《伦理学》中引用《圣经》的部分逐一解说,认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将《伦理学》中关于“善”的看法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善”的论述进行阐释;再次,阐释《伦理学》中阿伯拉尔辩证解答问题的方式与经院哲学中辩证推理的关系;最后,阐释阿伯拉尔《伦理学》对异教伦理学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本文的研究表明:阿伯拉尔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宗教和伦理的双重视野下理解理性主义,并试图把理性带入到信仰之中,以此来提高信仰的水平。我们认为,阿伯拉尔的《伦理学》的现代意义是:通过重新认识“罪恶”的本质,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人在与自己和解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一个卓越的人。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B8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阿伯拉尔的生平及思想
第一章 阿伯拉尔《伦理学》概论
    一、文本流变
    二、《伦理学》与十二世纪伦理学
    三、《伦理学》在阿伯拉尔哲学中的地位
第二章 阿伯拉尔《伦理学》疏解
    一、"对上帝的冒犯与轻侮"——严格意义上的罪
    二、"出于善的意图的事功是善的"——意图决定事功
    三、对欲望的妥协——罪的形成
    四、在世俗与神圣之间——罪之和解
第三章 阿伯拉尔《伦理学》阐释
    一、《伦理学》与《圣经》的关系
    二、《伦理学》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关系
    三、《伦理学》与经院哲学的关系
    四、《伦理学》与异教伦理学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荣;;罪恶的起源、本质及其和解——阿伯拉尔的意图伦理学及其意义[J];文史哲;2008年04期

2 黄瑞成;“忏悔”释义[J];宗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帅倩;论阿贝拉尔的共相观[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8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48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7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