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新时期中国经济伦理思潮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0-10-23 10:23
   中国现代化转型为新的经济伦理观念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成为新的经济伦理问题产生的导因。新时期中国经济伦理思潮变迁的深层原因来自于现代化转型引起的社会经济利益结构和关系的重组、调整,而新的利益格局的合理性及其保障这种合理性的制度构建问题则是经济伦理的核心。当今中国,经济领域的个体道德性问题将首先在具有“公正”性的制度中才具有评价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经济思潮的萌动、发展和思潮展开的主要问题及争论进行描述,剖析阐述了现代化的转型和新时期经济伦理思潮嬗变的互动关系。文章分三大部分:首先从经济伦理思潮兴起的背景描述出发,分析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和思潮嬗变的紧密联系。其次论述了思潮从萌动向成熟发展的演变过程。最后,通过对于制度伦理兴起,以及经济制度伦理内形成的具体问题的分析,阐明新时期经济伦理的充分展开体现在对于经济制度伦理的关注,由此论及现代公民的“权利”意识是经济伦理思潮嬗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经济伦理观念趋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B82-05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时期中国经济伦理思潮嬗变的历史背景
    (一) 中国现代化转型模式的深刻变化之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转变
    (二) 中国现代化转型模式的深刻变化之二--所有制结构趋向多元,非国有经济崛起
    (三) 中国现代化转型模式转换产生的主要影响
二、 新时期中国经济伦理思潮嬗变
    (一) 普遍功利冲动
    (二) “道德主体性”的发现
    (三) 功利主义反思
    (四) 经济制度伦理问题成为经济伦理问题的核心
三、 世纪之交经济伦理的主要问题及争论
    (一) 从对经济动机的辩护到对经济正义的关注
        1 、 功利主义反思为“公正”进入理论视野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2 、 经济正义成为理论焦点
    (二) 在经济制度伦理中具体展开的问题
        1 、 “保卫经济自由”与新权威主义之争
        2 、 国有资产的制度重构与“产权”意识
            (1) 、 “所有者缺位”问题
            (2) 、 产权观念
    (三) 德性伦理向制度伦理的全面诉求:诚信问题
        1 、 “诚信”的传统与现代之辨
        2 、 现代“诚信”需要制度构建
结语
注释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香;诚信:从传统社会转向市场社会[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2 郭英兰;“诚信危机”的伦理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1期

3 茅于轼;观念转变是发展经济的前提[J];发展;1999年03期

4 胡鞍钢;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若干建议[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5 乔法容;公有资本人格化的经济伦理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6 汪行福;经济正义概念及其演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7 朱金瑞;中国经济伦理学十大热点问题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葛晨虹;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源[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9 杨永华;市场配置资源优化论[J];江海学刊;1995年06期

10 洪华喜;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与政府介入[J];经济问题探索;1995年01期



本文编号:2852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2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d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