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信仰的哲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0-10-23 22:22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形式与其他形式诸如政治、法律等相比,其重要特征就是自律性,即道德主要不是靠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靠人们内在信念的力量发挥作用,它通过善恶评价对道德活动及行为进行价值选择,从而实现人们行为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化。因此,道德信仰的内在力量在此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正如康德所认为的那样:一个符合道德律的行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只有人们从内心依从道德律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本文试图从道德信仰的定义特征出发,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方面并结合中西伦理思想从理论和历史双重角度探讨了道德信仰的哲学特性,并最终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为解决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信仰危机”问题提供思索。
【学位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B8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章 道德信仰涵义的界定及一般特性
第一节 道德信仰的涵义
(一) 信仰
(二) 道德信仰
第二节 道德信仰的一般特性
第二章 道德信仰的本体论依据
第一节 道德信仰的人性论依据
(一) 不同的人性论产生不同的道德观
(二) 道德信仰的人性基础
第二节 道德信仰的实践论依据
第三章 道德信仰形成的认识论过程
第一节 社会道德信仰形成的认识论过程
第二节 个体道德信仰形成的认识论过程
第四章 道德信仰的价值论体现
第一节 道德信仰的性质是价值观
第二节 道德信仰的个体价值
第三节 道德信仰的社会价值
第五章 道德信仰考察结论
第一节 道德信仰的哲学特性
第二节 重塑道德信仰的思路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53617
【学位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B8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章 道德信仰涵义的界定及一般特性
第一节 道德信仰的涵义
(一) 信仰
(二) 道德信仰
第二节 道德信仰的一般特性
第二章 道德信仰的本体论依据
第一节 道德信仰的人性论依据
(一) 不同的人性论产生不同的道德观
(二) 道德信仰的人性基础
第二节 道德信仰的实践论依据
第三章 道德信仰形成的认识论过程
第一节 社会道德信仰形成的认识论过程
第二节 个体道德信仰形成的认识论过程
第四章 道德信仰的价值论体现
第一节 道德信仰的性质是价值观
第二节 道德信仰的个体价值
第三节 道德信仰的社会价值
第五章 道德信仰考察结论
第一节 道德信仰的哲学特性
第二节 重塑道德信仰的思路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艳妮;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姚金艳;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佩;大学生道德信仰状况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3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