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德性的要义与幸福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0-10-24 18:58
   道德哲学作为西方古典道德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综合吸收了古希腊智者派的经验论德育知识以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创的理性德育知识,展开了对于德性问题的探讨。《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经典典范,他从德性观的形成条件、德性的内在本质和幸福的终极目的等方面加以论述,值得我们针对当下幸福感的缺失进行理性的反思,并且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对幸福的追求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文章目录】:
一、古代道德哲学的目的
    (一) 普罗泰戈拉的情感道德论
    (二) 苏格拉底的知识道德论
    (三) 柏拉图的理性道德论
    (四)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道德论
二、德性的目的与及对幸福的探讨
三、实现幸福的条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玲;;德性的要义与幸福的实现[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年02期

2 毕文胜;;理智德性:能力或性格——贝尔对德性可靠论的批判[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8年06期

3 萨·巴特尔;;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许敬媛;;论明智之德[J];哲学动态;2012年06期

5 毕文胜;杨晶;;动机与知识:扎格泽博斯基理智德性的阐释与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03期

6 刘春梅;;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及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基于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J];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7 罗军;;明智与智慧——《尼各马科伦理学》浅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张永刚;刘卓红;;中道与法则:亚里士多德与康德德性思想比较[J];学术研究;2012年11期

9 陈嘉明;德性知识论[J];东南学术;2003年01期

10 张传有,刘科;明智——一个道德的人必备的理智德性[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夫伟;迷失与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D];东南大学;2005年

3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晓阳;希望与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莉;公民德性的培育与养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吴桂花;德性与教化[D];南昌大学;2005年

3 曹志;论明智[D];中南大学;2011年

4 胡志芳;亚里士多德与孟子德性伦理思想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倩;洛克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郑州大学;2018年

6 王峥;德性是否可教[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姜莉莉;消费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曹显光;试论和谐性及其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陆敏;终身道德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转;论消费主义时代的道德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4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4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