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文学的惜生情怀及对非人类生命救助

发布时间:2020-10-25 23:15
   人类要合理收受自然的"馈赠"及"回报",首先要有惜生情怀,有善性的姿态,能有机和谐修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条件下与非人类生命同行有机—过程。人本是"善性"存在,理应对非人类的万物生命怀有尊重感和怜悯之情。非人类生物的生命能够成为文学叙事的重要对象,成为关系性的"中介",呈现文学的一种本有之态。文学与人的其他精神活动协同调节,与人的物性肌体相契合,合力作用生命有机体。文学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一切存在有机感应与交融,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结构及多重意义指向,使生命机体能够有精神导向性。文学叙事的惜生情怀,能够畅叙生命,其关注点不只在人的自体生命,更在明晰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命有机交往。非人类生命的生物习性和独有的坚守、韧性,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及相互间互动、互生机理的适应且遵循,是其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对此深层认知及体认,不仅能使人类习得对非人类生命救助的技法及策略,更能成为人类自我守持的必选之策。对于文学而言,惜生也好,救助也好,既能解构一种"最后"之境,也能通过朝向未来的伦理叙事明晰当代人如何为子孙后代行伦理善事。
【文章目录】:
一、文学的精神守望之目清视达
二、文学的解困之放生自由
三、文学的定力之解构“最后”
四、文学的拓展之科学释“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冬林;胡夏林;;聆听自然的七种方式[J];绿色中国;2009年1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0条



本文编号:2856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56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8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