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的类本质与类正义的统一——三者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星;;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的类本质与类正义的统一——三者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2 宋晓丹;;马克思基于现实的“类本质”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1期
3 穆艳杰;丁汉文;;从人的“类本质”实现看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批判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11期
4 何云峰;;从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视角看劳动幸福问题[J];江汉论坛;2017年08期
5 刘玮;;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看人的类本质问题[J];今日财富;2017年01期
6 王志强;;对马克思“劳动类本质”思想理论地位的重新审视[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宋银丽;图雅;;浅议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8 郑文姬;;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本质——试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友谊,李钟麟;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的原本认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袁辛奋,陈维明;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J];理论探讨;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庆;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倩;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思想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2 杨金画;从“类”到“社会”[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王建华;从“类本质”到“现实的个人”[D];河南大学;2011年
4 赵艳妮;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理性自觉[D];西北大学;2018年
5 冯建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7年
6 王师;宗教批判的批判: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3年
7 魏亚然;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8 陈跃峰;马克思“人的自我实现”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刘智谋;马克思哲学中“积极自由”观的探析[D];辽宁大学;2016年
10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865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6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