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7 09:09
   近年来,随着章太炎思想研究的逐步深入,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也逐渐受到学人们关注,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研究者多从纯理论出发关注章太炎的伦理主张,说明章太炎伦理思想是什么,而从伦理史的角度探讨社会转型时期章太炎伦理思想的变迁及其对伦理的传统性、现代性的评判与抉择,以及章太炎对近代社会伦理体系重新建构的个人原因与外在的社会促动因素,鲜有涉及。 章太炎伦理思想内容可归纳为三点:建立革命的道德:俱分进化论:提倡人格解放、自由、平等。在近代中西伦理碰撞、交汇的历史长河中,将章太炎和康有为两人的伦理思想进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时代大潮冲击下的章太炎伦理思想显现出来的革命性与悲观主义色彩。就章太炎伦理思想的发展变化进行纵向剖析,亦可看出其伦理思想矛盾性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革命与守成;前进与倒退;求实与虚幻。笔者试图将章太炎置于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交织的社会网络体系这一宏观的背景中,动态地把握章氏伦理思想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深层次地探析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特点与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促动及制约的内在联系。 文章在解剖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特点同时,力求阐释章太炎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刘师培等人的伦理思想的时代共性:早年宣传西方伦理,晚年回归礼教。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就其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近代政治裁决伦理,资本主义的残酷性及半封建经济为传统文化人的伦理思想“回归”提供了温床。考察了章太炎伦理思想的个性与时代典型性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从解决中国近代道德问题出发,资本主义伦理与封建道德精神在章太炎思想中形成了求实与务虚的相互对立、对话的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使得他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影响也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宣扬资本主义伦理者与顽守封建道德的人多从章氏伦理思想中汲取学殖。 章太炎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对封建道德思想进行反思、重估,对世界资本主义伦理进行评判、选择的基础之上的。他所处近代中国属移植型的半资本主义时代,这和早期西方伦理启蒙者所面对原发内生型资本主义迥然有别:一方面是人类历史上具有5000年农耕文明的封建帝国在近代因西方伦理的冲击而陷入深重的社会伦理危机,另一方面是刚刚步入世界历史新纪元不久的资本主义世界在其繁荣、强大的经济背后,也蕴含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伦理危机与矛盾。因此,章太炎伦理思想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是时代性、更是历史性课题本身具有的复杂性、矛盾性的反映。解决这个课题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章太炎伦理思想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质,它承载着我们近代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独有的辛酸与苦涩,其进退两难、现代性与传统性抉择两难的窘境是世界历史上曾经拥有无比灿烂与辉煌的文明古国对伦理现代化独特的回应,映射出却是整个人类在精神家园里对相应的时代、社会背景下,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道德风范、遵循什么样的交往准则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艰辛探索与执着追求的理性之光。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0
【中图分类】:B82-092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前言
第一章 章太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政治与道德关系上:建立革命的道德
    二 人性的善恶观:俱分进化论
    三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提倡人格解放、自由、平等
第二章 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一 章太炎伦理思想的革命性与悲观主义色彩
    二 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矛盾性
        (一) 革命之道德与守成的道德论
        (二) 前进与倒退
        (三) 求实与虚幻
第三章 近代伦理思想家的共性——从宣传西方伦理思想到回归封建礼教
    一 中国传统社会政治与伦理关系的重要特点:政治的伦理化
    二 近代社会政治与伦理的关系:伦理的政治化
第四章 章太炎伦理思想的影响与价值
    一 章太炎伦理思想的影响
    二 章太炎伦理思想的价值
引文注释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玛丽;赵璐;;章太炎进化论伦理思想评述[J];理论导刊;2008年02期

2 王天根;章太炎的伦理思想及其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天根;试论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矛盾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沈善洪;王凤贤;;章太炎伦理思想述评[J];学术研究;1985年06期

5 彭平一;“道德进步论”与“俱分进化论”——梁启超和章太炎伦理思想比较之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姜义华;《訄书》简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7 秦欣村;“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章太炎、鲁迅师谊的比较观[J];鲁迅研究月刊;1985年05期

8 淦小炎;鲁迅师承章太炎所受影响探微[J];九江师专学报;1986年02期

9 卢干成;;章太炎作联斥太后[J];龙门阵;2007年08期

10 蔡信;;“特立独行者”章太炎[J];新一代;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2 张春香;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祎;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宇;天下为公[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皮庆侯;孙中山民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红;荀况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根;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义君;章太炎进化论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宋玖林;杨昌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林云;康有为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鹏;试论墨子实利主义伦理思想[D];山西大学;2008年

6 周朗生;戴震伦理思想管窥[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亚芳;论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伦理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唐水桥;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及其现实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昶;《聊斋志异》之伦理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国辉;论马尔萨斯的人口伦理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73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873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