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聊斋志异》之伦理评析

发布时间:2020-12-06 10:25
  本论文是对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巅峰之作——《聊斋志异》所蕴含的伦理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结果进行了逻辑地梳理和展现。本论文的写作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注重宏观和微观的结合,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对《聊斋志异》整部作品所贯穿的,以讴歌劳动人民的道德情操为己任的伦理色彩,作深入的探讨的同时,并没有偏废对其具体作品中所投射出来的具体的伦理主张的研究,而且把这些伦理主张分别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笔者有意将这部作品所阐释的伦理思想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加以考察,以探求作者价值取向形成理论渊源、表现形式、社会道德教化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此作出了历史的、现实的伦理评析。本论文的重点是对《聊斋志异》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的追溯和对《聊斋志异》主要伦理观念的具体阐述。儒家思想是蒲松龄人生价值取向的航标灯,《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忠诚贯彻儒家“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的结果,借助佛家因果律和果报观来设计情节,塑造人物,宣扬一定的纲常伦理观念,以道家“清静无为”、“抱朴守一”的观念,来影响和加强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力图营造出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环境;在不一而...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现有的研究成果
    四、本文主要观点
第一章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第一节 蒲松龄生平
    第二节 《聊斋志异》概述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道德意义
第二章 《聊斋志异》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聊斋志异》中的儒家伦理思想
    第二节 《聊斋志异》中的道家伦理思想
    第三节 《聊斋志异》中的佛家伦理思想
第三章 《聊斋志异》中的主要伦理观念
    第一节 生死观
    第二节 情爱观
    第三节 家庭伦理观念
第四章 《聊斋志异》伦理思想评述
    第一节 庶民性
    第二节 先进性
    第三节 批判性
    第四节 历史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聊斋志异》的妻妾描写及婚姻观[J]. 阙福炎.  东南传播. 2008(01)
[2]论《聊斋志异》中的夫妻伦理观[J]. 董佩娜.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7(01)
[3]论《聊斋志异》及其“末日审判”的伦理意蕴[J]. 董佩娜.  绥化学院学报. 2006(06)
[4]从《聊斋志异》中“女强人”形象看蒲松龄之妇女观及伦理思想[J]. 张文澍.  蒲松龄研究. 2005(03)
[5]《聊斋志异》的伦理文化视角[J]. 颜莉莉.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6]《聊斋志异》与蒲松龄的自然观[J]. 张筱南.  蒲松龄研究. 2001(03)
[7]《聊斋志异》和伦理学[J]. 周五纯.  蒲松龄研究. 1997(02)
[8]论蒲松龄对官场政治的道德观照[J]. 孙永都.  蒲松龄研究. 1995(Z1)
[9]《聊斋志异》的仁爱、情爱与性爱[J]. 邢凤藻.  文学评论. 1990(05)
[10]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伦理道德观[J]. 张学忠.  伦理学与精神文明. 1984(01)



本文编号:2901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01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f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