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7 01:39
  尽管围绕技术伦理的讨论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然而迄今为止,对技术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性条件,包括思想史的、理论的和现实的条件,并未做过系统的反思和审视,以至于在技术伦理学的定位上还存在很多误区,致使讨论难以深入、技术伦理学屡遭质疑。因此,考察和论证技术伦理学建构的可能性及条件,梳理和分析国外建构的技术伦理学理论的优缺点,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技术伦理学研究,建构基于中国文化的技术伦理学的必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对技术概念的考察入手。通过对技术辞源和语用的辨析,指出技术概念包含了物质技术、认知技术和社会技术三层含义。在追溯了从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到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技术思想发展的脉络以后,论述了技术哲学诞生以后,自卡普开始的人类学技术哲学和文化技术哲学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了技术是中介(C.Hubig)、技术是文化和技术的目的是和谐的思想。说明了建构技术伦理学的思想史基础已经具备。在此基础上,回顾了和分析了德国、美国和中国技术伦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说明建构技术伦理学的历史现实条件也已成熟。随之,文章又通过反思技术伦理学建构的目的、研究的对象、受众、它与一般伦理学的关系、技术与...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建构研究


可持续发展一基于和谐的技术伦理学的草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技术系统框架下的技术伦理学——论罗波尔的功利主义技术伦理观[J]. 王国豫,胡比希,刘则渊.  哲学研究. 2007(06)
[2]儒家和谐论的六个层次[J]. 成中英,赵长江.  河北学刊. 2006(06)
[3]说“和”:从音乐术语到哲学范畴[J]. 张京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创造性与德国哲学的走向——第20届德国哲学大会主席阿贝尔教授、第17届德国哲学大会主席胡比希教授访谈录[J]. 王国豫,阿贝尔,胡比希.  世界哲学. 2006(04)
[5]论一线伦理与二线伦理[J]. 甘绍平.  哲学研究. 2006(02)
[6]“由技至道”——中国传统的技术哲学理念[J]. 王前.  哲学研究. 2005(12)
[7]技术伦理面临的困境[J]. 李文潮.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11)
[8]中西和谐考[J]. 陈岸瑛.  美术观察. 2005(10)
[9]对“和”字的欣赏[J]. 王育.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5(03)
[10]无本质的应用伦理学——对当前应用伦理学本质特征争论的质疑[J]. 邓安庆.  哲学动态. 2005(07)



本文编号:2902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02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