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道德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03:50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的道德观汲取了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又吸收了西方优秀的道德观念。他将道德观分为私德观与公德观,既继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梁启超的道德观对解决如今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梁启超道德观为研究对象,以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理论渊源为出发点,沿着其道德观的发展历程,分析概括其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并对其道德观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其道德观的现代价值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具体如下:第一章:从整体上对梁启超道德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理论渊源进行概括和总结。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深重的政治格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中国自然经济的局部瓦解,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是其道德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东西方道德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是其理论支撑。第二章:梳理梁启超道德观的发展历程,其道德观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三个阶段。第三章:归纳和分析梁启超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其道德观包括人人独善其身的私德观和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观,梁启超...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梁启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梁启超道德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理论渊源
一、梁启超道德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政治现状: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
(二)经济条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中国自然经济的局部瓦解
(三)思想文化因素: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剧烈碰撞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理论渊源
(一)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继承
(二)受中国近代进步人士思想的影响
(三)以西方近代伦理思想为参照
第二章 梁启超道德观的发展历程
一、梁启超道德观的萌芽时期
(一)受家庭影响读书和言传身教,传统道德观在心中萌芽
(二)学海堂求学具备传统道德观念,传统道德观基本形成
(三)接触西方道德观,新旧道德观开始碰撞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形成发展时期
(一)赴京倡新学求变法始涌救国热情,新道德观开始形成
(二)批判旧道德缺少民权、平等思想,新道德观基本形成
(三)批判道德不变论,新道德观进一步发展
三、梁启超道德观的成熟时期
(一)基于《新民说》提出新道德,新道德观开始成熟
(二)确立新儒家思想立场和方法,新道德观基本成熟
(三)主张以道德革命发展新道德,新道德观成熟
第三章 梁启超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一、梁启超道德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人独善其身的私德观
(二)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观
(三)提出公私德互补论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主要特征
(一)享有的权利性和应尽的义务性的一致
(二)新道德的建设性和旧道德的破坏性的统一
第四章 梁启超道德观的历史评价及其现代价值
一、梁启超道德观的历史评价
(一)梁启超道德观的历史价值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历史局限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现代价值
(一)有利于于提高国民私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有助于养成公德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有益于提高国民道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2908032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梁启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梁启超道德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理论渊源
一、梁启超道德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政治现状: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
(二)经济条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中国自然经济的局部瓦解
(三)思想文化因素: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剧烈碰撞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理论渊源
(一)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继承
(二)受中国近代进步人士思想的影响
(三)以西方近代伦理思想为参照
第二章 梁启超道德观的发展历程
一、梁启超道德观的萌芽时期
(一)受家庭影响读书和言传身教,传统道德观在心中萌芽
(二)学海堂求学具备传统道德观念,传统道德观基本形成
(三)接触西方道德观,新旧道德观开始碰撞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形成发展时期
(一)赴京倡新学求变法始涌救国热情,新道德观开始形成
(二)批判旧道德缺少民权、平等思想,新道德观基本形成
(三)批判道德不变论,新道德观进一步发展
三、梁启超道德观的成熟时期
(一)基于《新民说》提出新道德,新道德观开始成熟
(二)确立新儒家思想立场和方法,新道德观基本成熟
(三)主张以道德革命发展新道德,新道德观成熟
第三章 梁启超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一、梁启超道德观的主要内容
(一)人人独善其身的私德观
(二)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观
(三)提出公私德互补论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主要特征
(一)享有的权利性和应尽的义务性的一致
(二)新道德的建设性和旧道德的破坏性的统一
第四章 梁启超道德观的历史评价及其现代价值
一、梁启超道德观的历史评价
(一)梁启超道德观的历史价值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历史局限
二、梁启超道德观的现代价值
(一)有利于于提高国民私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有助于养成公德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有益于提高国民道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2908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0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