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0-12-11 02:47
传统社会日常生活伦理构建遵循的是"礼制推行+精英教化"的模式,以礼制建设塑造符合道德要求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以精英教化熏陶和改造日常生活主体;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伦理构建遵循的是"法律推行+商品/技术渗透"的模式,以法律建设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以商品、技术搭载意识形态改造日常生活主体。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传统模式下,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方向处于可控状态,但是导致日常生活缺乏活力和创造力;现代模式下,"自为的"日常生活主体的形成增强了日常生活主体思维的活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日常生活走向丰富、生动,但是日常生活充满了多种价值观念的较量,这为日常生活的价值走向增添了不确定性。我们应当坚持"优化商品、技术价值导向+基层文化建设+主体性觉醒"的模式,通过优化商品、技术价值导向努力实现主流价值的主导功能,通过加强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日常生活的统一性基础,通过加速人的主体性觉醒努力构建属人的日常生活。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03期 第21-26页 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社会:礼制推行+精英教化
1. 以礼制建设塑造符合道德要求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
2. 以精英教化熏陶和改造日常生活主体
二、现代社会:法律推行+商品/技术渗透
1. 以法律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
2. 以商品、技术搭载意识形态改造日常生活主体
三、两种模式的利弊及第三种选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J]. 牟发松. 文史哲. 2006(06)
[2]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J]. 梁满仓. 中国史研究. 2001(04)
本文编号:2909764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03期 第21-26页 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社会:礼制推行+精英教化
1. 以礼制建设塑造符合道德要求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
2. 以精英教化熏陶和改造日常生活主体
二、现代社会:法律推行+商品/技术渗透
1. 以法律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
2. 以商品、技术搭载意识形态改造日常生活主体
三、两种模式的利弊及第三种选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J]. 牟发松. 文史哲. 2006(06)
[2]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J]. 梁满仓. 中国史研究. 2001(04)
本文编号:2909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097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