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12: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德领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道德冷漠现象更是时有发生。道德冷漠现象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对社会风气的恶劣影响已经让很多人意识到道德冷漠是一种可以传染的病。“道德冷漠”在最本质的意义上是对道德的冷漠,这里的“道德”不仅包含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规范、道德境界等道德观念,而且包括道德行为、道德人物、伦理关系、伦理义务等道德实践。从内在关系上说,道德冷漠包含伦理冷漠,后者则是前者的现实表现。本文在伦理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对道德冷漠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充分认识了道德冷漠的相关概念后,把各种各样的道德冷漠现象进行了分类,从而在对道德冷漠现象有了深刻认识后,进一步分析了它可能产生的危害。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转型背景及社会伦理关系变化,认识到道德规范相对于当前社会伦理关系变化的滞后性以及教育的形式化,这所有到最后都反射到个人身上,从而出现了道德冷漠现象。第三部分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应对道德冷漠问题所采取的解决办法,即推...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道德冷漠及其现实表现
(一) 道德冷漠的相关概念界定
(二) 道德冷漠现象的分类
(三) 道德冷漠行为的三种表现
(四) 道德冷漠的危害
二、道德冷漠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一) 传统伦理关系向现代伦理关系的转变
(二) 伦理道德规范的新旧更替
(三) 文化多元下的教育形式化
(四) 主体自身的原因
三、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 推动以调整伦理关系为目的的伦理建设
(二) 加强以伦理建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三) 追求有德性的幸福生活
(四) 关怀性保障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 王鑫,李秀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3)
[2]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冷漠及超越[J]. 王晓丽. 湖北社会科学. 2012(05)
[3]“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 葛晨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4]对“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反思——兼论社会道德建制[J]. 牟世晶. 道德与文明. 2012(01)
[5]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探析——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J]. 鞠鑫,余鹏彦. 思想教育研究. 2012(01)
[6]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J]. 舒毅彪.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05)
[7]社会转型中的道德自我困境及其公民伦理构思[J]. 刘学民. 伦理学研究. 2010(04)
[8]从人的生命本性看道德与伦理的区分[J]. 魏书胜. 道德与文明. 2009(02)
[9]论道德冷漠[J]. 刘曙辉. 道德与文明. 2008(04)
[10]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及纠正对策[J]. 吴蓓蓓,彭凯. 思想教育研究. 2002(09)
本文编号:2923989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道德冷漠及其现实表现
(一) 道德冷漠的相关概念界定
(二) 道德冷漠现象的分类
(三) 道德冷漠行为的三种表现
(四) 道德冷漠的危害
二、道德冷漠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一) 传统伦理关系向现代伦理关系的转变
(二) 伦理道德规范的新旧更替
(三) 文化多元下的教育形式化
(四) 主体自身的原因
三、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 推动以调整伦理关系为目的的伦理建设
(二) 加强以伦理建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三) 追求有德性的幸福生活
(四) 关怀性保障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 王鑫,李秀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3)
[2]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冷漠及超越[J]. 王晓丽. 湖北社会科学. 2012(05)
[3]“道德冷漠”及社会道德问题思考[J]. 葛晨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4]对“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反思——兼论社会道德建制[J]. 牟世晶. 道德与文明. 2012(01)
[5]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探析——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J]. 鞠鑫,余鹏彦. 思想教育研究. 2012(01)
[6]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J]. 舒毅彪.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05)
[7]社会转型中的道德自我困境及其公民伦理构思[J]. 刘学民. 伦理学研究. 2010(04)
[8]从人的生命本性看道德与伦理的区分[J]. 魏书胜. 道德与文明. 2009(02)
[9]论道德冷漠[J]. 刘曙辉. 道德与文明. 2008(04)
[10]道德冷漠现象的原因分析及纠正对策[J]. 吴蓓蓓,彭凯. 思想教育研究. 2002(09)
本文编号:2923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2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