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02:58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和谐社会不仅包含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深刻内涵,而且更加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含义。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令人担忧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不仅对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特点和规律,追溯我国生态伦理教育的发展历程,发现现有的生态伦理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其坚实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力量,深厚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底蕴,始终一贯的课程设置,可以成为高校进行专门课程的生态伦理教育最好的载体。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通过强化目标、充实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等对策,来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构建横向和纵向相互交融、互相促进的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合力系统。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一) 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界定
        1. 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
        2. 生态伦理教育的特点
    (二) 生态伦理教育的价值
二、江苏省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调查情况分析
    (一) 调查概况
        1. 调查目的
        2. 调查方法
    (二) 调查结果分析
        1. 大学生对生态伦理的理解
        2. 大学生对生态伦理教育的认识和感受
        3. 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的现状评价
        4.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历史与现状审视
    (一) 生态伦理教育的历史审视
        1. 环境教育启蒙阶段
        2. 环境教育发展阶段
        3. 环境教育与德育相结合阶段—生态伦理教育崭露头角
    (二) 生态伦理教育在德育课程中的现状分析
        1. 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生态伦理教育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生态伦理教育
四、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 强化生态伦理教育的目标
        1. 生态伦理教育知识目标
        2. 生态伦理教育情感目标
        3. 生态伦理教育实践目标
    (二) 弥补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内容缺陷
        1.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自然观
        2. 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观
        3. 要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发展观
    (三) 建立以体验为核心的多样的教学方法体系
        1.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内涵和特点
        2.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 强化促进生态伦理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
        1. 评价内容—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
        2. 评价方法—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3. 评价性质—动态性和肯定性并重
五、树立整体观,建构立体的生态伦理教育体系
    (一) 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的教育合力系统
    (二) 建立衔接基础教育的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表
致谢



本文编号:2925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25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