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探微
发布时间:2020-12-21 14:11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是二十世纪西方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人道主义伦理学家、哲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一生著述颇多,其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从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到微观的个人心理、行为、情感、品格、气质特性等绝大部分的社会人文科学主题。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但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也伴随着精神方面的危机:人们在庞大的社会面前感到自身力量的渺小,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使人们孤单焦躁,感到生存意义的迷失,出现了自杀率上升、泛性主义、酗酒等不良现象。在这种矛盾与危机的现实境况中,弗洛姆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本思想及异化论为理论来源,针对现代人所产生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惑,以人性异化为逻辑基础,以建立健全社会为道德目标,以精神分析学为心理学依据,提出了他有关于爱的伦理学说。在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体系中,他对传统爱的理解进行了扬弃,认为爱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其本质是给予,只有通过爱这种情感,人才能实现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与世界这个整体联系在一起。在阐示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的同时,弗洛...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 弗洛姆伦理思想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
(四) 论文思路及创新点
一、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产生
(一)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 世界大战的爆发
2. 消费社会的来临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1.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3.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本思想及异化论
(三)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产生的契机
1. 现代人的生存境遇
2. 现代人的精神困惑
3. 弗洛姆个体人生际遇
二、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立论基础
(一) 逻辑基础——人性异化
(二) 理想目标——健全社会
(三) 心理学依据——精神分析
三、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内容及其地位
(一) 爱的概念
1. 西方传统思想中对爱的阐述
2. 弗洛姆对传统爱的解释的扬弃
(二) 爱的思想内容
1. 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 爱的本质及其具体形式
3. 爱是一门实践艺术
(三) 爱在弗洛姆伦理思想中的地位
1. 爱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前提
2. 爱是建立健全社会的途径
四、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评价
(一) 弗洛姆与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比较
1. 弗洛姆与弗洛伊德爱的理论比较
2. 弗洛姆与马克思主义爱的理论比较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1.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贡献
2.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局限
(三)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实的启示
1. 对个人的启示
2. 对社会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成因探析[J]. 李艳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05)
[2]爱:走出孤独,走向和谐的艺术——弗洛姆爱的理论初探[J]. 张晓庆. 铜仁学院学报. 2008(02)
[3]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解读[J]. 张方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4]爱是什么——述评弗洛姆《爱的艺术》[J]. 杨林.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5]论弗洛姆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批判[J]. 王元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6]人类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解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J]. 韩松. 学习与探索. 2006(03)
[7]“爱的艺术”的深层探索——弗洛姆《爱的艺术》的重新解读[J]. 丛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8]略析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伦理学[J]. 张和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9]爱的艺术与爱的教育——弗洛姆爱的理论及启示[J]. 王守纪,孙天威,轩颖.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4(05)
[10]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述评[J]. 李国华.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1)
博士论文
[1]弗洛姆人性理论研究[D]. 韩松.吉林大学 2008
[2]人道主义与人的自我拯救[D]. 吴畛.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弗洛姆自爱思想研究[D]. 蒋文静.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弗洛姆的异化思想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之比较[D]. 郑俊光.内蒙古大学 2006
[3]爱的求索[D]. 任燕红.西南大学 2006
[4]拯救人性的爱[D]. 陈默.湖南师范大学 2005
[5]弗洛姆人性思想探析[D]. 吴慧芳.山东师范大学 2004
[6]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 钱晓丽.山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29960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 弗洛姆伦理思想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
(四) 论文思路及创新点
一、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产生
(一)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 世界大战的爆发
2. 消费社会的来临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1.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3.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人本思想及异化论
(三)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产生的契机
1. 现代人的生存境遇
2. 现代人的精神困惑
3. 弗洛姆个体人生际遇
二、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立论基础
(一) 逻辑基础——人性异化
(二) 理想目标——健全社会
(三) 心理学依据——精神分析
三、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内容及其地位
(一) 爱的概念
1. 西方传统思想中对爱的阐述
2. 弗洛姆对传统爱的解释的扬弃
(二) 爱的思想内容
1. 爱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 爱的本质及其具体形式
3. 爱是一门实践艺术
(三) 爱在弗洛姆伦理思想中的地位
1. 爱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前提
2. 爱是建立健全社会的途径
四、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评价
(一) 弗洛姆与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比较
1. 弗洛姆与弗洛伊德爱的理论比较
2. 弗洛姆与马克思主义爱的理论比较
(二)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1.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贡献
2.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的局限
(三) 弗洛姆爱的伦理思想对现实的启示
1. 对个人的启示
2. 对社会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弗洛姆爱的哲学思想及其成因探析[J]. 李艳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05)
[2]爱:走出孤独,走向和谐的艺术——弗洛姆爱的理论初探[J]. 张晓庆. 铜仁学院学报. 2008(02)
[3]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解读[J]. 张方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4]爱是什么——述评弗洛姆《爱的艺术》[J]. 杨林.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5]论弗洛姆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批判[J]. 王元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6]人类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解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J]. 韩松. 学习与探索. 2006(03)
[7]“爱的艺术”的深层探索——弗洛姆《爱的艺术》的重新解读[J]. 丛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8]略析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伦理学[J]. 张和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9]爱的艺术与爱的教育——弗洛姆爱的理论及启示[J]. 王守纪,孙天威,轩颖.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4(05)
[10]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述评[J]. 李国华.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1)
博士论文
[1]弗洛姆人性理论研究[D]. 韩松.吉林大学 2008
[2]人道主义与人的自我拯救[D]. 吴畛.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弗洛姆自爱思想研究[D]. 蒋文静.湖南师范大学 2008
[2]弗洛姆的异化思想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之比较[D]. 郑俊光.内蒙古大学 2006
[3]爱的求索[D]. 任燕红.西南大学 2006
[4]拯救人性的爱[D]. 陈默.湖南师范大学 2005
[5]弗洛姆人性思想探析[D]. 吴慧芳.山东师范大学 2004
[6]弗洛姆人道主义伦理学及其教育学意义[D]. 钱晓丽.山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29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29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