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家训中的伦理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20:12
家训,即“言居家之道,以垂训子孙者”。也作家诫、家戒、家令,是古人对父辈教诲的敬称,是我国古代传统家庭中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家训内容涵盖范围广,主要包括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等,乃治家之本,立业之基。所谓“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足见家训对治家兴业之意义。清代的家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其蕴含的伦理教育思想,不论是对清代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人编订家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子孙自身的发展以及家族的延续和昌盛。大体而言,清人家训中伦理教育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修身教育、家庭伦理教育、处世教育、女性伦理教育和立业教育五大方面。在修身教育上,清人着重强调“诚实守信、积善成德、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日日省察”五个方面。古人向来强调“修身为本”,可以说,修身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古人也一直把修身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先把子孙的自身修养提升到一定的境界,才能更好地完成其他方面的教育;在家庭伦理教育上,清人在家训中主要阐述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妻恩爱、妯娌和睦、光宗耀祖、救助族人”六个方面。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最基本场所,也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家训”的概念界定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中国古代家训的发展概况
(一)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时期
(三)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二、清代家训中的修身教育
(一)诚实守信
(二)积善成德
(三)勤奋好学
(四)志存高远
(五)日日省察
三、清代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
(一)父慈子孝
(二)兄友弟悌
(三)夫妻恩爱
(四)妯娌和睦
(五)救助族人
四、清代家训中的处世教育
(一)谨言慎行
(二)尊师敬老
(三)敦亲睦邻
(四)救济乡里
(五)为官清廉
五、清代家训中的女性伦理教育
(一)男女有别
(二)知书达礼
(三)精于女红
(四)勤于劳作
六、清代家训中的立业教育
(一)择业有道
(二)勤俭持家
(三)戒除恶习
七、清代家训中的伦理教育方法
(一)言传身教
(二)重视蒙学
(三)因材施教
(四)奖惩结合
八、清代家训中伦理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一)清代家训中伦理教育思想的特点
(二)清代家训中伦理教育思想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J]. 于洪亚,王兆才. 北方文学. 2016(11)
[2]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朱冬梅. 理论导刊. 2016(02)
[3]郑燮幼儿家教思想探微[J]. 张树俊.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4]试论传统家训中的“齐家”思想[J]. 朱冬梅. 兰台世界. 2016(01)
[5]《朱子家训》中勤俭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J]. 刘子超.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6]论曾国藩家教思想对湘中近现代女性人才的影响[J]. 陈慧.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05)
[7]明清时期苏州家训研究[J]. 王卫平,王莉. 江汉论坛. 2015(08)
[8]论曾国藩的教孝观[J]. 彭法. 教育文化论坛. 2015(04)
[9]传统家训文化中的诚信教育及当代启示[J]. 宣璐,余玉花. 中州学刊. 2015(06)
[10]耕读传家有义方——感悟中国传统家训中的阅读观[J]. 张怀涛.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05)
博士论文
[1]明清时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 顾玉军.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 王瑜.华中师范大学 2007
[3]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 王有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中国传统家训研究[D]. 朱明勋.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古代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D]. 刘迪.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中国古代女子教材研究[D]. 任炜华.曲阜师范大学 2015
[3]我国传统家训蕴意及其现代文化价值[D]. 樊虹.河北经贸大学 2015
[4]明清时期女训文化伦理思想研究[D]. 王冀英.河北师范大学 2014
[5]清代女教读物研究[D]. 董慧.陕西师范大学 2014
[6]《女诫》伦理思想研究[D]. 颜莉.安徽大学 2014
[7]明清女教与历史教育[D]. 赵谦.曲阜师范大学 2014
[8]明清家法族规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崔圣楠.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9]清代科举与历史教育研究[D]. 郭海洋.河北师范大学 2014
[10]明清扬州地区家族研究[D]. 陈莉莉.苏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30433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家训”的概念界定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中国古代家训的发展概况
(一)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隋唐时期
(三)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二、清代家训中的修身教育
(一)诚实守信
(二)积善成德
(三)勤奋好学
(四)志存高远
(五)日日省察
三、清代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
(一)父慈子孝
(二)兄友弟悌
(三)夫妻恩爱
(四)妯娌和睦
(五)救助族人
四、清代家训中的处世教育
(一)谨言慎行
(二)尊师敬老
(三)敦亲睦邻
(四)救济乡里
(五)为官清廉
五、清代家训中的女性伦理教育
(一)男女有别
(二)知书达礼
(三)精于女红
(四)勤于劳作
六、清代家训中的立业教育
(一)择业有道
(二)勤俭持家
(三)戒除恶习
七、清代家训中的伦理教育方法
(一)言传身教
(二)重视蒙学
(三)因材施教
(四)奖惩结合
八、清代家训中伦理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一)清代家训中伦理教育思想的特点
(二)清代家训中伦理教育思想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J]. 于洪亚,王兆才. 北方文学. 2016(11)
[2]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朱冬梅. 理论导刊. 2016(02)
[3]郑燮幼儿家教思想探微[J]. 张树俊.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4]试论传统家训中的“齐家”思想[J]. 朱冬梅. 兰台世界. 2016(01)
[5]《朱子家训》中勤俭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J]. 刘子超.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6]论曾国藩家教思想对湘中近现代女性人才的影响[J]. 陈慧.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05)
[7]明清时期苏州家训研究[J]. 王卫平,王莉. 江汉论坛. 2015(08)
[8]论曾国藩的教孝观[J]. 彭法. 教育文化论坛. 2015(04)
[9]传统家训文化中的诚信教育及当代启示[J]. 宣璐,余玉花. 中州学刊. 2015(06)
[10]耕读传家有义方——感悟中国传统家训中的阅读观[J]. 张怀涛.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05)
博士论文
[1]明清时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 顾玉军.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 王瑜.华中师范大学 2007
[3]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 王有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中国传统家训研究[D]. 朱明勋.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古代家训的现代家庭教育价值研究[D]. 刘迪.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2]中国古代女子教材研究[D]. 任炜华.曲阜师范大学 2015
[3]我国传统家训蕴意及其现代文化价值[D]. 樊虹.河北经贸大学 2015
[4]明清时期女训文化伦理思想研究[D]. 王冀英.河北师范大学 2014
[5]清代女教读物研究[D]. 董慧.陕西师范大学 2014
[6]《女诫》伦理思想研究[D]. 颜莉.安徽大学 2014
[7]明清女教与历史教育[D]. 赵谦.曲阜师范大学 2014
[8]明清家法族规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崔圣楠.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9]清代科举与历史教育研究[D]. 郭海洋.河北师范大学 2014
[10]明清扬州地区家族研究[D]. 陈莉莉.苏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30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3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