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杂剧之先秦儒家忠君伦理
发布时间:2021-01-02 05:27
元杂剧在涉及君臣关系题材的剧作中有着浓厚的儒家忠君思想,但是从先秦儒学的"以道事君"到宋代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儒家的忠君伦理的内涵有着深刻的改变。立足元杂剧文本发现其中反映的忠君思想更多指向儒家先秦时期的忠君思想。
【文章来源】: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01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臣忠之忠于君主
(一) 忠心耿耿, 死命尽忠
(二) 勇于谏诤, 匡君之失
二、臣忠之忠于国家
(一) 爱国敬民
(二) 保家卫国
1. 武将有勇有谋, 奋勇杀敌, 平定叛乱是为忠。
2. 文臣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画沙聚米是为忠。
三、臣忠之怀才不遇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儒家忠君思想的形成与解读[J]. 曾广开. 中国文化研究. 2009(04)
本文编号:2952746
【文章来源】: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01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臣忠之忠于君主
(一) 忠心耿耿, 死命尽忠
(二) 勇于谏诤, 匡君之失
二、臣忠之忠于国家
(一) 爱国敬民
(二) 保家卫国
1. 武将有勇有谋, 奋勇杀敌, 平定叛乱是为忠。
2. 文臣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画沙聚米是为忠。
三、臣忠之怀才不遇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秦儒家忠君思想的形成与解读[J]. 曾广开. 中国文化研究. 2009(04)
本文编号:2952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952746.html